以太幣交易所 以太幣交易所
Ctrl+D 以太幣交易所
ads

第一性原理、社會認同感與 Social Token_SOC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自從Beeple 把自己的NFT作品:The First 5000 Days  拍賣出天價以來,NFT市場便空前鼎盛,這是NFT前所未有的高光時刻,藝術家和明星們都想趁機發行自己的NFT趕上這波新浪潮。

其實除了 NFT 和鏈游之外,Social token 的發展也不可小覷,近期 BitClout 獲得了來自包括紅杉資本、Andreesen Horowitz (a16z)、Social Capital 等資方的融資,歐洲杯的火熱也促進了 Chiliz  的受關注程度。

盡管 Social token 還處于起步階段,但一些代幣化的社區估值正逐步攀升。幾個已經慢慢發展成社區的個人代幣已經擁有數百萬美元的流通市值。我們應該冷靜下來想一想,除了 NFT 之外,是否有一些更嚴肅的關于區塊鏈技術應該以哪種方式幫助創作者(不僅僅局限于 NFT 藝術家)實現自己的目標的討論?現在的 NFT 市場是否正在以一種合適的方式幫助真正需要成長的創作者?或許 Social token 會作為一種更有效率的渠道,那么 Social token 的實際應用會對群體帶來什么影響?在這里我認為討論 Social token 的某些意義應該是有價值的。

第一性原理視角下的 Social Token 存因

Social token 作為一種資產,主要以以下三種方式存在:

個人代幣:主要由個人發行和控制。

社區代幣:由一個團體發行和控制,通常由一個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DAO)管理。

社交平臺代幣:代表對一個平臺的控制權的代幣,有利于社會代幣的發行和交換。

而社區代幣又可由個人代幣過渡而來,基于 a16z 研究員 Alex Masmej 的觀點,作為‘minimum-viable DAO’的個人代幣,將會是本文主要探討的焦點。

第一共和銀行預計將被美國政府接管,股東已對其提起訴訟:4月26日消息,美國第一共和銀行(First Republic Bank)預計將被美國政府接管。據悉,相關股東已對第一共和銀行提起訴訟,指責該銀行利用存款外流來掩蓋利率上升對商業模式的影響。(Watcher.guru)[2023/4/26 14:27:33]

世界上始終存在一個必然正確的元起點,從這個元起點出發,通過邏輯性的推導,人們就可以獲得新的結論,這就是演繹法的基本思維方式。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每件事物都有其第一個最基本的命題或假設,并將其命名為「第一原理」。第一原理類似數學中的「公理」,不能被省略或刪除,也不能被違反。

我認為任何關于人類關系的問題都能回歸到“人有歸屬于某個群體的需求” 的起點上,也許我們可以將這個起點定為第一性原理,讓我們嘗試以此第一性原理為因,推導出 Social token 必然存在且壯大的果。

目前可以找到的業界對 Social Token 的常規要素分析有:

創造者(Creater) :發行 Social token 的個體;

追隨者(Follower):購買創造者所創作的 Social token 的個體;

旁觀者(Bystander):暫時沒有參與到發行和購買行為的個體。

假設一:討論的群體只存在創造者(Creater),追隨者(Follower),旁觀者(Bystander)三種身份,其中,Social token 的使用場景將被定義在這三者的關系中;

假設二:本文中的個體將被定義為群體中的人;

在一,二假設下,我們有:人有歸屬于某個群體的需求。

由于我們討論的是人類群體場景,所以小前提可以是:創造者,追隨者,旁觀者都屬于人。

過去一小時推特討論量:BTC排名第一 LINK躍居第二:CoinTrendz.com數據顯示,過去一小時推特討論量排行中,BTC憑借160的討論量排名第一,LINK以65的討論量躍居第二位,ETH以51的討論量位居第三位。討論量排名四至十位的分別為:XRP(42)、QQQ(23)、BCH(20)、LTC(20)、USDT(18)、ADA(17)、XYZ(16)。[2020/4/13]

根據大前提和小前提,那我們就能推導出:Social token 的存在符合第一性原理。

討論完 Social token 的存在性,本文主要的工作接下來將從社會身份認同(Social identity)的角度出發探討 Social token 將怎樣促進第一性原理的發展。

社會身份認同理論由 Henri Tajfel 及其同事提出并加以完善,是一個人基于群體成員身份對自己是誰的感覺。

Tajfel 于其在 1979 年發布的論文 Individuals and groups in social psychology  提出,人們所屬的群體(如社會階層、家庭、足球隊等)是自豪(pride)和自尊(self-esteem)的重要來源。跟隨者們認同這個創造者,那就會加入創造者通過 Social token 相鏈接的群體,他們以作為某創造者的跟隨者而感到驕傲和喜悅,他們可以在群體中找到共同話題,共同目標,被認可,被鼓勵,同時,也能和創造者共同分享利益。這對這些跟隨者來說是具有顯著感情和價值的東西。

社會身份認同由類化(Social Categorization)、認同(Social Identification)和比較(Social Comparison)三個基本階段組成。

動態 | 信通院發布《區塊鏈白皮書(2019年)》中國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居全球第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今日在北京發布《區塊鏈白皮書(2019年)》,白皮書顯示,目前全球公開區塊鏈專利的申請數量達1.8萬余件,中國占比超過半數,居全球第一。當前全球區塊鏈企業38%集中在加密貨幣領域,23%的企業專注于區塊鏈技術研發,互聯網、金融業是應用最多的兩個領域。美國、中國、英國區塊鏈企業數量分列前三位。(央視新聞)[2019/11/8]

類化(Social Categorization)

為了了解社會環境,我們會以相似的方式和標準對人進行分類,比如中國人、英國人、基督徒、學生、老師、警察、XX 粉絲。我們通過自己屬于哪一個類別來了解自己,并根據自己所歸屬的群體,用該群體的行為規范(Social Norm)定義合適的行為,一個人也可以歸屬于不同的群體,在不同的情境下,會有不同的身份凸顯(salience)。

認同(Social Identification)

如果你把自己歸類為學生,你很有可能會接受學生的身份,并開始按照你認為學生的行為方式行事(并遵守群體的規范)。當我們認同某一個群體,就會產生一種情感上的意義,我們的自尊也會與這個群體的成員關系緊密相連。比如,我認同我中國人的身份,當 別人誤解我的國家時,我會感覺受到冒犯,并予以還擊;同樣如果我認同自己是某個明星粉絲的身份,當別人誤解我喜歡的明星時,我也會受到冒犯,并予以還擊。

比較(Social Comparison)

一旦我們把自己歸類為一個群體并認同了這個群體,我們就會傾向于將這個群體與其他群體進行比較,并通過與其他群體的比較而獲得高自尊。這對于理解偏見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一旦兩個群體將視對方為競爭對手,他們就被迫進行競爭,從而保持自尊。因此,群體之間的競爭和敵意不僅是對資源的競爭,也是身份競爭的結果。

動態 | 2019年第一季度ICO融資金額僅有1.18億美元:據華爾街日報報道,2019年第一季度通過ICO籌集的資金約為1.18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籌集的資金為69億美元,ICO融資金額出現大幅縮減。報道認為,監管機構針對不合規的ICO以及過去一年的普遍熊市采取的行動已經嚇壞了投資者。[2019/4/1]

需要注意的是,該理論也基于以下假設:

人們努力保持和提升他們的自尊及積極的自我概念;

社會群體(或者社會類別)成員身份能夠提升或降低某人的自尊和自我概念;

人們會比較自己所屬群體和其他群體的積極或消極特征,例如地位和聲望。

一旦我們用身份認同理論來認知社會,這個世界就被分為了“他們”和“我們”,由此而形成了學術上的“內群體”(in-group)和“外群體”(out-group)。

喜歡某一創造者的是自己人(內群體),喜歡其他家的那便是是競爭對手(外群體),旁觀者是需要極力爭取的中堅力量。人總是對屬于自己的群體格外偏愛,而天然對其他群體帶有偏見。而且當兩個群體具有競爭關系時(即一方的勝利建立在另一方失敗的基礎之上),則會加深內群體對外群體的成見,而此時,群體內將空前團結,凝聚力提升。

仔細想想,Social token 的出現其實加深了這三個階段中每一個階段的程度。跟隨者們憑借持有的 Social token 帶來的某種意義上的“使命”類化成了不同群體,內群體遵守相同的行為規范,展示不同的身份凸顯,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逐漸認同自己的身份,與群體中的成員共享同樣的范式,通過 Social token 帶來的群體“語言”實現一群人的同質化過程。

后果就是,不同群體之間的分歧可能會更嚴重,因為和其他的群體的比較行為導致的身份競爭將會比現有的程度更深,更加對立。回到剛開始的起點,人有歸屬于某個群體的需求,仔細思考一下,在社會身份認同理論視角下的 Social token 能否加深第一性原理所闡述的?換句話說,Social token 其實更應該像是一種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基礎設施,比在它出現之前的一切類似的基礎設施都更純粹,更基礎。下面以兩個具體應用為例,詳細講講這種認同感在社區表現上的體現。

動態 | BNB 24小時訪問量排名第一:據TokenClub數據顯示,目前BNB在幣熱度榜上排名第一,24小時內訪問量為50967;HT排名第二,24小時內訪問量為48872;BTC排名第三,24小時內訪問量為47304;OKB排名第四,24小時內訪問量為30331;ETH排名第五,24小時內訪問量為30175。[2019/3/8]

在著名的個人代幣發行平臺 Rally ,截止 2021/7/8,排名前十的個人發行代幣總支持量已達$3,720,622,總支持人數(跟隨者)為 5837 人,平均每人購買的個人代幣數額達$637.42。

根據分類,現有的個人代幣其主要附加價值有四點:

進入早期粉絲群;

早期階段的活動,紀念品,NFTs 等的折扣;

提供身份,地位歸屬感;

支持創造者或企業家可得到優先兌付的財務回報

在 Rally 上,你將可以支付 0.5 個 CHOU 來讓 Rally 的創始人 KevinChou 為你轉發一次推特,也可以花費 500 個 CHOU 讓他給你提供一次有價值的商業咨詢。

同樣的,你也可以通過持有一定數量的 JAYUS 加入總平臺粉絲數高達 2000 萬人的大名鼎鼎的 Jayus 的社群,甚至能每月和她進行一對一的 Zoom 視頻交流(如果你有超過 500 個 JAYUS 的話)。

另外,很難不注意到最著名的中文個人代幣發行平臺,瞬 MATATAKI ,作為 Social money 平臺的先啟者提出了基于‘FAN 票’的社交代幣解決方案,它解決了創作者個人創作價值的量化和交易問題,從而讓個人的價值可以在跨網絡和平臺的傳輸,利用群體智慧向一個共同的目標前進,并獲得成功,讓所有參與者獲利,無論是創業者、上班族、藝術家,還是其他任何人。

Fan 票是由仙女座科技團隊設計的基于 Web3.0 網絡的基礎設施,而瞬 Matataki 則是 Fan 票在落地應用場景的第一款產品。

基于每一個人都是“自己”這個公司的 CEO 的想法,你創造的價值將會從你的 Fan 票的多個屬性上體現。針對所有人來說,如果在瞬的平臺上有您感興趣的作者發行了 Fan 票,您可以選擇購買并持有他們的 Fan 票。這不僅僅是對他能力的一種認可,還可以用于解鎖文章、消費和支持、投資作者等場景。

發行了Fan票的作者一覽

Fan 票應用實例1:入群權益門檻

Fan 票其他場景一覽

三位一體的Web3 創作者經濟

YBB FOUNDATION

以 Rally 和 MATATAKI 兩個以 Social token 作為基礎設施進行激勵的平臺為例,創造者們在某種意義上第一次擁有了制定規則的權利:

他可以定義跟隨者通過哪些途徑可以獲得你的 token;

可以自己定義社區的貨幣政策然后告訴跟隨者,他們在什么情形下可以消耗自己的 Social token,而不必再受傳統互聯網平臺的壓榨和監管:就像 Rally 上的 Kevin Chou 和 JAYUS, 他們可以自由的給自己的代幣賦能,自己掌握定價權。

在 Social token 平臺上,旁觀者可以輕易的切入到創造者和跟隨者這兩種身份模式中,參與進任何他想要進入的群體,無需身份認證,需要的僅僅只是屬于某一創造者的 Social token,而已。

令人振奮的是,參與其中的群體正在嘗試進行鑄幣權的民主化進程,也許你覺得這是一件很瘋狂的事,其實你應該對此保持興奮,畢竟這也許是人類進化至今最接近民主化鑄幣權的一步,我們將憑借 Social token 親眼見證一次集體性的偉大進化。在此,借用瞬 Matataki 創始人小島美奈子的一段話:

這種基于 Social Money 的社交網絡,將會比目前的社交網絡更加有效的建立起 meaningful relationship,從而擴展 Dunbar’s number 的范圍。

廣義的說,追隨者、創造者、旁觀者這三種身份是可以同時存在于同一個人身上的,這取決于他歸屬于哪一個群體,在 Web3 的時代,每個人都應該掌握自己的數字身份、資產和數據,進而掌握自己的數據。Social token 不僅僅應該起到一個提供早期資金募集的作用,更令人興奮的是,他提供了一個人屬于什么群體的認證,去促進人們確定自己的歸屬群體。

顯而易見的邏輯是:創造者將自己的某一特質通證化的同時,能讓追隨者參與到自己的成長中來,既解決了自己早期資金匱乏的問題,也能通過讓渡部分自己未來的利益的方式將其與追隨者綁定,形成一個比以往更堅固的“內群體”,正是借助網絡空間中的文本互動,以及敘述、集體回憶和想象,創造者和追隨者之間的社區情感才得以構建,虛擬社區才得以凝聚,身份認同才得以延續。

按照曼紐爾·卡斯特的流動空間理論 ,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網絡化時代,存在著兩種空間邏輯,即流動空間和本地空間。網絡社會最獨特的地方在于,大多數支配過程,以及權力、財富和信息的集中過程,都是在流動空間里組織起來的。然而,大部分人類的經驗和意義仍然是以本地空間為基礎。以個人代幣的形式出現的 Social token 建立的各種基礎設施,完全可以削弱這一固有的矛盾點,在流動空間里的追隨行為,存在著改善本地空間生活的可能,同時,也為集體記憶的表達甚至重建,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場域。

撰文:Rain YBB 研究員

Tags:SOCCIATOKKENLassoCoinRecycle Impact World AssociationLife TokenHamebi Token

以太坊交易
虛擬貨幣被盜 會受法律保護嗎?_區塊鏈

一行代碼蒸發64億人民幣。這個不可思議的黑客操作發生在2018年4月,僅僅因為被黑客找到了一個代碼漏洞,與之相關的區塊鏈產品的全部市值瞬間被全部轉出,趨近于零.

1900/1/1 0:00:00
DeFi獨角獸如何引領行業發展?_EFI

DeFi獨角獸從以太坊開始,以太坊首次在2013至2014年由Vitalik Buterin(V神)受比特幣啟發后提出,下一代加密貨幣與去中心化應用平臺 “Ethereum”.

1900/1/1 0:00:00
獨家 | 跨鏈攻擊給業界帶來了新的安全挑戰_區塊鏈

從6月底到現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業界發生了多起較為重大的攻擊事件:6月29日,THORChain受到惡意攻擊,損失估計達14萬美元.

1900/1/1 0:00:00
?NFT項目在中國市場落地應用的法律合規要點分析_NFT

從最早的Crypto Punk到云吸貓游戲CryptoKitties,從爆紅出圈的NBA Topshot到以6900萬美元天價拍出的Beeple的畫作「每一天:前5000天」.

1900/1/1 0:00:00
金色觀察 | Circle上市 誰將從中獲益?_USD

穩定幣USDC發行商Circle將以45億美元估值透過Concord Acquisition Corp的SPAC上市(代號 CND 上市后改為CRCL)了.

1900/1/1 0:00:00
海南省推動區塊鏈財政電子票據工作 已開具票據1919萬張涉及金額312億元_區塊鏈

“網上申辦,鏈上開票”。7月20日,海南日報記者從海南省財政廳獲悉,海南省正積極探索把區塊鏈應用融入財政電子票據管理中,著力在全國率先打造區塊鏈財政電子票據應用管理平臺,該平臺從2021年1月上.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