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交易所 以太幣交易所
Ctrl+D 以太幣交易所
ads
首頁 > 幣贏 > Info

流動性視角中 CeFi 的功與過_EFI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作者:Solv研究組,孟巖的區塊鏈思考

本文是Solv研究組對于本次crypto市場暴跌的第三篇深度分析,在承接上一篇對于crypto市場美元化的論述之后,重點討論crypto市場中的CeFi機構是如何事實上扮演銀行的角色,向全行業提供流動性供給、杠桿管理和期限轉換服務的,并探討其缺陷和原因。

TL;DR

Crypto市場美元化之后,流動性主要是通過外部輸入來供給,來支持行業內的投資、投機和經營需求。在2017-2018年ICO階段,crypto行業中主要的融資是通過直接進行權益性投資的方式進行的,具有波動劇烈、道德風險高的缺點,并且導致了大量的欺詐。

2020年以來,crypto行業在美元化的同時,出現了大規模的債務性融資,從而形成了權益性融資和債務性融資、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并舉的局面。因此,crypto行業需要類似銀行這樣的機構來提供四項重要的功能:

第一,創造流動性;

第二,提供信貸,幫助生產部門加杠桿,并管理杠桿風險;

第三,進行期限轉換,管理期限風險,并進行必要的風險隔離;

第四,優化資本配置。

要提供這些功能,就必須具有信用風險管理的能力。而在當前的技術和基礎設施水平上,DeFi當中完全沒有信用機制的存在,幾乎所有的DeFi協議都通過算法激進地將風險推給用戶,自己完全不承擔任何風險,這是DeFi的成功之處,但也是其局限性所在。

過去兩年以來,crypto行業里的中心化金融機構事實上扮演了銀行系統的角色,承擔了風險并向整個市場提供了上述服務。但由于它們普遍缺少相應的知識和經驗,在風險管理上犯了一系列的錯誤,包括:

隨意的、不規范的、暗箱操作的信貸;

順周期激進加杠桿,暴露巨大的風險敞口;

混業經營,且隨意挪用資金進行高風險的投機交易。

現在很多人將崩盤的責任全部歸結于部分CeFi機構的愚蠢和貪婪,這倒是很省事,但毫無意義。本質上這是因為crypto行業還處在發展初期,非常不成熟,沒有建立基于聲譽的信用體系,沒有充分發揮區塊鏈的優勢,建立針對對中心化金融機構的信息披露和行為監管的機制,更沒有建立固定期限DeFi借貸、機構間拆借市場這樣的基礎設施。因此當熊市襲來,CeFi紛紛崩潰,不但沒有能夠為行業管理和隔離風險,而且反而加劇了行業的危機。

非托管流動性質押平臺ether.fi已上線主網第一階段,主要涉及委托質押:5月4日消息,非托管流動性質押平臺ether.fi已上線主網第一階段,主要涉及委托質押,此外將在不久后推出忠誠度積分會員計劃,以便早期采用者計劃(EAP)參與者可以遷移他們的ETH。目前ether.fi的智能合約審核即將完成,將很快發布,同時ether.fi還將通過NexusMutual將罰沒保險納入協議。[2023/5/4 14:41:33]

Crypto行業首先應該充分認識到問題所在,然后建立行業級的共同協作機制,基于類似SBT這樣的機制在區塊鏈上明確地引入聲譽、信用、期限金融產品等基礎設施,并努力創建機構間拆借和回購市場,建立與二級市場相分離的貨幣市場,這樣才能讓crypto行業進入較為平穩健康的發展階段,支持Web3和區塊鏈行業應用的大發展。

2022年的crypto熊市,是在crypto市場美元化的背景下發生的。如果要劃分責任,三分之二歸于外部宏觀貨幣政策,三分之一是行業內部問題。但是對于crypto的發展來說,要深入探討并且加以改進的,恰恰是這三分之一內部問題。

我們還是從美元穩定幣說起。

在Terra危機全面爆發之前的2022年5月6日,幾大主要美元穩定幣的流通量分別是:

單位:億美元

圖1.Terra崩潰前后主要美元穩定幣流通量

由此可見,2022年5月至6月的暴跌,使得crypto市場的流動性下降了17.1%,這其中有10.6個百分點是由于Terra崩盤導致的。毫無疑問,這是非常嚴重的流動性收縮,也是當前市場進入熊市的直接反映。

這些美元穩定是怎么進入到crypto經濟體的?它們是誰創造的?通過什么方式創造的?

1、美元穩定幣流動性的供需矛盾

在2017-2018年ICO階段,crypto行業中主要的融資是通過直接進行權益性投資的方式進行的,具有波動劇烈、風險巨大的缺點,并且導致了大量的欺詐。個體投資人不具備專業金融知識,沒有風險管理和期限轉換的能力,更欠缺項目研究和盡調核實的能力,極容易受群體心理的影響。他們所提供的流動性具有非常強烈的順周期性,也就是說具有“追漲殺跌”、自我增強、大起大落的特征。在數字資產的上升周期,這些資金往往蜂擁而至,導致市場流動性泛濫,泥沙俱下。在下降周期,這些資金又往往奪門而出,加速流動性收縮和資產價格下跌,導致市場迅速崩潰。此外,權益性投資由投資人與項目方共擔風險,因此道德風險極高,非常容易導致欺詐。從實踐來看,個體投資人所組成的烏合之眾往往具有“逆向選擇”的特點,即總能夠在眾多項目中挑中最具欺詐性的選項,所以在資金分配上也是劣勝優汰。因此,在2018年ICO泡沫崩潰之后,整個crypto行業基本淘汰了這種融資模式。

ALICE將于3月16日11:00上線ALICE并開啟流動性挖礦:據BiKi公告,平臺將于3月16日11:00(GMT+8)開放ALICE/USDT交易對,現已開放充值提現業務。為慶祝ALICE上線,將開啟ALICE流動性挖礦活動,用戶通過APP或者PC開啟ALICE/USDT網格交易,滿足條件即可獲得網格+流動性挖礦雙收益,一鍵雙挖。

《MyNeighborAlice》是一款多人合作的農場游戲。玩家在游戲中建造自己的虛擬土地,與鄰居互動,進行刺激的日常活動,并獲得獎勵。[2021/3/16 18:48:15]

2020年之后,借貸業務和借貸協議崛起,整個行業的呈現了債務性融資與權益性融資、間接投資與直接投資并舉的局面。很多人不是將手中的穩定幣直接投給項目,而是投給基金等中介機構,更多人選擇債權方式出借資金,這使得以下兩種模式成為流動性創造的主力:

第一,USDT、USDC和BUSD等“中心化抵押穩定幣”是以美元法幣作為抵押品創造。在危機爆發前,這類穩定幣規模大約占比85%,而在暴跌之后,占比提高到95.4%。

第二,通過MakerDAO、Terra等“算法穩定幣”超額抵押諸如BTC、ETH、LUNA等數字資產,創造DAI、UST等美元穩定幣。這部分穩定幣在危機爆發前大約占到穩定幣總量的15%,暴跌之后占比降低到4.6%。

債務性融資一旦成為主流,就立刻給crypto市場的流動性管理帶來新的挑戰。作為crypto行業真正的價值構建者和實體經濟,項目方對于資本的要求大致可以歸納如下:

第一,希望資本供給充沛,但并不過度泛濫。充沛的資金使得優質的項目能夠得到有力的支持,但如果過度泛濫,將使得大批劣質項目甚至龐氏騙局得以大行其道,為行業帶來風險。

其次,資金供給平穩可預測,能夠隔離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使得項目方能夠安心做長期計劃。

第三,是有豐富的期限選擇,比如可通過股權或token出讓獲得長期融資,也可以通過抵押或信用借貸獲得中短期流動性。

關于在下次升級中向Cosmos Hub添加流動性模塊的提案發布:3月2日消息,Cosmos信息提供商和節點驗證者B-Harvest提交關于在Cosmos Hub中采用流動性模塊的提議Cosmos Prop 38,旨在評估社區對在下一次升級期間向Cosmos Hub添加流動性模塊的支持情況。如果Cosmos Prop 38獲得通過,B-Harvest計劃在2021年3月中旬提交第二份提案,建議為激勵性測試網中的交易競賽提供獎金,獎勵形式為社區資金中的ATOM,預計該活動將于4月機進行。一旦完成所有測試和安全審計,B-Harvest將提交第三項治理建議,以啟動包括流動性模塊在內的CosmosHub的鏈升級。[2021/3/2 18:06:04]

第四,建立明確的、專業的、價值導向的評價體系,優化資本配置,過濾掉劣質的項目,讓真正致力于創新和價值創造的優質項目能夠在資金的競爭中勝出,獲得長期成功。

然而,這樣的需求卻不是DeFi能夠滿足的。類似Terra、Maker這樣的算法穩定幣供給協議,或者類似Compound、Aave這樣的借貸協議,本身也具有強烈的順周期性,同樣是在抵押資產價格上漲時能夠不斷擴張流動量,而在下跌時則激進地清算抵押資產,回收流動性。這一特點,經過Terra在過去一年多以來的真人秀,已經眾所周知了。另一個較少被討論的問題是現有的DeFi不承擔任何風險,而是非常激進地通過算法把所有的風險推給用戶。比如,幾乎所有的DeFi協議都沒有信用的概念,也不處理期限轉換,全部都是“活期”協議。當抵押資產發生下跌的時候,DeFi穩定幣協議或抵押借貸協議實時地、毫不猶豫地進行激進清算,立刻向市場上大量傾銷資產,很容易引發級聯式的市場崩潰。這種情況在2020年以來的歷次市場暴跌中都屢見不鮮,是把波動變成崩盤的一股重要力量。

現在問題十分清楚了。Crypto行業在美元化的同時,出現了大規模的債務性融資,從而形成了權益性融資和債務性融資、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并舉的局面。因此,crypto行業需要類似銀行這樣的機構來提供四項重要的功能:

Balancer社區投票同意將DEXG流動性挖礦上限提高至300萬美元:剛剛,DeFi協議Balancer(BAL)官方宣布,針對提高DEXG流動性挖礦上限的投票已結束。投票結果顯示,社區支持將DEXG流動性挖礦上限從100萬美元提高至300萬美元。[2021/1/18 16:24:52]

第一,創造流動性;

第二,提供信貸,幫助生產部門加杠桿,并管理杠桿風險;

第三,進行期限轉換,管理期限風險,并進行必要的風險隔離;

第四,優化資本配置。

是誰在過去兩年當中扮演了類似銀行的角色呢?

2、作為crypto銀行的CeFi

大量CeFi機構的崛起是2020-2022年牛市周期的另一現象。在2020年以前的熊市周期,雖然已經存在不少的CeFi機構,但它們主要從事交易、套利等投機性業務,從事生產性投資和借貸的CeFi機構數量少、規模小。2020年牛市到來之后,CeFi機構大量出現,管理的資金規模成百倍增長,功能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事實上扮演了crypto銀行系統的角色。

根據英格蘭銀行的觀點,銀行系統主要有三個功能:貨幣創造、加杠桿和期限轉換。我們仔細考察本輪牛市當中的crypto行業,會發現CeFi機構的確執行了這些功能。特別是最近兩個月連續暴跌過程中CeFi機構出現的一系列違約和爆雷,反而幫助我們更清楚地看懂了此前CeFi的角色。

首先,美元穩定幣流動性主要是在CeFi機構的資產負債表中創造出來的。CeFi機構普遍通過自己建立的基金機構進行融資,并將融來的資金轉變為穩定幣。這種轉變,最終是在USDT、USDC和BUSD等穩定幣運營機構的資產負債表中完成的,也是當前穩定幣流動性創造的主流方式。因此,完全可以認為CeFi機構是整個crypto產業的貨幣創造者。

其次,CeFi機構通過借貸為其他部門加杠桿。借貸行為在CeFi機構之間廣泛存在,而且無抵押或者部分抵押的信用貸也非常普遍。最近爆出來的三箭資本、Celesius、Voyager等CeFi機構的連續爆雷事件,表明了此前行業中的CeFi機構相互信貸的規模達到了多么巨大的程度。根據報道出來的消息,這些拆借出來的資金,大部分被拿去進行高風險的投機,這是這些機構崩盤的直接原因。但也應該注意到,CeFi機構向項目方進行信用貸,從而為生產部門加杠桿,這種業務也在發展當中。例如在Solv平臺上項目方的借貸規模已經接近3000萬美元,都被用于支持項目方的開發。

Uniswap中GUSD/ETH流動性兩天飆漲85倍:Gemini交易所旗下穩定幣GUSD在Uniswap中的交易對GUSD/ETH流動性從11月16日的11968美元飆升至11月18日的1,031,478美元,流動性在兩天內增長85倍,對此Uniswap創始人Hayden Adams表示:看到Gemini等中心化交易和托管平臺開始接受DeFi,真是太好了。[2020/11/19 21:19:02]

此外,CeFi機構還擔負了期限轉換的功能。CeFi機構對于項目進行幣權投資的時候,實際上就是把籌措而來的短期和活期資金用來進行長期投資。這種“借短貸長”的行為當然會引入流動性風險。而CeFi機構承擔了這一風險,從而向項目方提供了長期資金,使項目方能夠進行長期計劃和開發。例如,三箭資本在崩潰之前幾周還對外宣布了創業項目投資的消息。站在被投項目的角度,一旦融資完成,從三箭資本哪里獲得資金,則即使后者流動性枯竭,以致徹底崩潰,也沒有歸還投資的義務,而是可以安心地安排開發計劃。從這個意義上說,三箭資本將自己獲得的短期流動性轉換成為長期流動性并投給了項目方,自己承擔了相應的風險,并成為一道防火墻,即使自己倒下也不會牽連被投項目。相比之下,由于DeFi借貸基本都是活期的,一旦遇到流動性風險就立刻推卸給用戶方,所以談不上期限轉換。為什么DeFi不能進行期限轉換呢?這是因為,要進行期限轉換,必須引入信用機制,而DeFi中沒有信用機制,自然也就不能支持期限轉換,這件事情只能由CeFi來完成。

由以上三點可見,眾多的CeFi機構事實上在行業中扮演了銀行系統的角色。

因此,盡管在熊市當中出現了CeFi機構連鎖反應式的崩盤,并嚴重地加劇了市場下跌的深度,導致媒體和輿論的口誅筆伐,有的人甚至提出了“去CeFi”化的觀點,主張crypto中的一切金融功能都應該通過DeFi來實現。但我們應該更加公允地看待問題。只要是金融,就一定會有風險。要想讓行業能夠穩定發展,就必須有人去管理風險,以及在關鍵的時候承擔風險,甚至,在極端狀況下,作為防火墻,以自己的破產來阻斷危機向更大范圍蔓延。而在crypto行業中,正是眾多的CeFi機構、而不是DeFi協議,承擔了風險管理的功能,為生產部門提供了資金和穩定的預期。Crypto行業不斷發展,CeFi機構們功不可沒。

?3、CeFi風險管理的“三宗罪”

CeFi機構在過去幾年中事實上扮演了crypto行業中銀行系統的角色,這是需要肯定的。但是,如何評價他們作為銀行的工作質量呢?應該說,相當差勁。具體地說,他們在為生產部門提供流動性方面的表現及格,但是在管理自身風險方面,可以說是一塌糊涂。銀行是經營風險的機構,不能管理好自身風險,更不能為行業管理好風險,這樣的工作當然是不合格的。而CeFi機構在風險管理方面的糟糕表現,也加劇了本次市場暴跌的強度。

具體來說,一些CeFi機構在風險管理中犯了以下三個錯誤。

第一,大規模進行不規范的地下信貸。很多CeFi機構彼此之間進行大規模的無抵押信用借貸。這本身是正常的,類似傳統金融中的同業拆借,是銀行系統內部各個經營實體之間必要的資金與風險優化配置所必需的。但是在當前的CeFi中,并不存在一個規范、透明、受監督的信貸市場,因此CeFi之間的信用借貸就以一種暗箱化的、雜亂無章的、毫無規則的方式進行,既不接受同業監督,也不披露相關信息,我們只能將這些信貸視為一組地下交易,因此市場機制中那些積極因素也就無法發揮作用。例如,一度資產規模高達180億美元的三箭資本,由于LUNA的崩盤而損失數億美金之后,分別向二十多家CeFi機構拆借數十億美元無抵押信貸。這些出借機構既不知道三箭資本真實的資產狀況,也不了解資金用途,更不知道它同時還在向哪些機構進行多大規模的拆借。結果在三箭資本破產后,Voyager、Celsius等多家CeFi機構受到連鎖式的牽連,紛紛走向破產或重組。這一案例充分說明非市場化的地下信貸交易是多么的危險。

第二,混業經營,且隨意挪用資金進行高風險的投機交易。很多CeFi機構都大規模從事炒幣、炒合約、量化交易、DeFi套利等高風險投機業務。如果只是使用自有資金進行投機,自擔風險,本身無可厚非,但由于缺少必要的信息披露和監督機制,他們往往將以其他名義籌措的資金用來從事投機業務,擠占本來應該提供給生產部門的流動性。例如,很多crypto風投機構會以投資初創項目的名義籌集資金,但是在他們認為有利可圖的價位買入或做空比特幣、以太幣之類的主流資產。在crypto行業,人們都知道,在市場投機氛圍濃厚的時候,創新項目往往難以融資,并不是市場上沒有錢,而是因為大量的資金被用去投機了。用于投機的資金只是參與一場零和博弈,無法為行業創造長期價值。一些CeFi機構的這種行為,可以說背離了“銀行系統”應有的原則。

第三,激進加杠桿,無節制地擴大風險敞口。很多CeFi機構的創始人都是交易員出身,有多年搏殺市場的經歷,機構本身也往往長期從事杠桿交易。在牛市周期,往往是敢于加高杠桿的機構能夠脫穎而出,實現資產規模的爆發式增長。因此,在習慣于以資產規模和增長速度論英雄的CeFi江湖里,贏家往往也就是最敢于激進加杠桿和擴大風險敞口的玩家。而這種風險偏好和經營風險的風格,毫無疑問是與銀行系統的要求背道而馳的。例如,某中心化借貸機構,長期通過循環質押加杠桿的方式擴大借貸規模,在2020年3月的市場崩盤中,曾經一度瀕臨破產,隨后雖然采取了一些對沖措施,但在牛市周期繼續用自融加高杠桿的方式加速發展,也一度取得了驚人的高增長。然而,在2022年5月至6月的市場崩盤中,由于杠桿的反向作用,這家CeFi機構迅速破產崩潰。

在討論這些錯誤的時候,人們很容易將責任歸結于部分CeFi機構的愚蠢和貪婪,似乎問題只是個別人和個別機構的道德缺陷。歸咎于“壞人”固然是很省事的說法,但這從來都是淺薄的和無意義的情緒發泄。CeFi機構的負責人跟世界上其他所有人都一樣,永遠都不會沒有道德缺陷,永遠都會有貪婪和恐懼。問題不在于人,而在于制度和基礎設施。

Crypto行業還處在發展初期,非常不成熟,沒有建立基于聲譽的信用體系,沒有充分發揮區塊鏈的優勢,建立針對對中心化金融機構的信息披露和行為監管的機制,更沒有建立固定期限DeFi借貸、機構間拆借市場這樣的基礎設施,債券等信用金融業務也只是剛剛萌芽。因此當熊市襲來,CeFi紛紛崩潰,不但沒有能夠為行業管理和隔離風險,而且反而加劇了行業的危機。

Crypto行業首先應該充分認識到問題所在,然后建立行業級的共同協作機制,基于類似SoulBoundToken這樣的機制在區塊鏈上明確地引入聲譽、信用、期限金融產品等基礎設施,并努力創建機構間拆借和回購市場,建立與二級市場相分離的貨幣市場,這樣才能讓crypto行業進入較為平穩健康的發展階段,支持Web3和區塊鏈行業應用的大發展。

我們將在本系列的第四篇文章中提出一系列改進建議。

Tags:EFICEFICRYPTOCRYPTXDEFI幣RACEFICrypto InuCryptoXpress

幣贏
第 1 章:非同質化代幣(NFT)景觀_NFT

簡單地說,可替換物品是一種可以與另一種物品相互替換的物品。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張100美元的鈔票與其他100美元的鈔票價值相同.

1900/1/1 0:00:00
以太坊擴容項目 AltLayer 完成 72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Polychain Capital、Jump Crypto 等領投_以太坊

鏈捕手消息,以太坊擴容項目AltLayer完成72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PolychainCapital、JumpCrypto和BreyerCapital領投.

1900/1/1 0:00:00
詳述以太坊合并進展及合并后的 MEV 與礦工_ETH

撰文:AmberGroup編譯:ChinaDeFi 提要 合并明顯的改變了以太坊的貨幣政策,以太坊發行減少了約90%.

1900/1/1 0:00:00
方舟投資創始人:不相信算法穩定幣,DeFi 生態的穩健性令人印象深_WOO

鏈捕手消息,ArkInvest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CathieWood表示,盡管加密市場持續低迷,但沒有什么能阻止這場革命.

1900/1/1 0:00:00
Web3游戲平臺Soba完成1350萬美元融資,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領投_WEB

鏈捕手消息,Web3游戲平臺Soba宣布完成1350萬美元融資,LightspeedVenturePartners領投.

1900/1/1 0:00:00
如何構建一個加密銀行系統?_加密貨幣

文章來源:CryptoBanking原文標題:《TheCryptoBankingSystem》 編譯:郭倩雯,鏈捕手 這篇文章探討在DeFi上構建金融系統所需的基礎.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