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交易所 以太幣交易所
Ctrl+D 以太幣交易所
ads
首頁 > 比特幣 > Info

智能合約:Web3.0時代規則的制定者_區塊鏈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編者按:本文來自IPFS原力區,作者:招寶,星球日報經授權發布。智能合約伴隨著2014年以太坊的出現逐漸被圈內人熟知,又因為近些年DeFi的火熱,智能合約的應用也得到了極大的推廣。但早在1995年,法學學者尼克·薩博就提出了智能合約的概念,即一個智能合約是一套以數字形式定義的承諾,包括合約參與方可以在上面執行這些承諾的協議。

法學學者尼克·薩博我們可以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A和B兩個人打賭100塊,結果A贏了,但B不認賬,A只能獨自郁悶。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正如程序員世界有一個共同的認知:相對于自動化程序,人是不可信的。如果A、B二人通過區塊鏈的智能合約來打賭,雙方需要同時在智能合約中放入100塊的資產,智能合約會根據結果自動執行將勝利者的本金和贏得的獎勵返還給勝利者。這個過程中無需擔心誰會抵賴,也不需要拉入一個第三方做仲裁,最大限度地減少惡意和意外情況發生,還能夠減少成本。從本質上講,智能合約就是一套以數字形式定義的承諾,由代碼定義也由代碼強制執行。因此智能合約的優勢就在于高確定性、防篡改、無法干預,自動化程序的效率可以顯著提高。

新加坡正試點帶智能合約功能的數字新加坡元:金色財經報道,新加坡星展銀行與新加坡政府技術團隊Open Government Products合作試點了基于數字新加坡元在區塊鏈上發行代金券。該試點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領導的Project Orchid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實現可編程的數字新加坡元。

星展銀行將發行數字新加坡元,而Open Government Products團隊將開發智能合約功能。[2022/10/31 12:01:11]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可溯源、防篡改等特性與智能合約天然契合,而智能合約也開拓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那么,具體有哪些應用場景可以發揮智能合約的優勢?智能合約的應用場景

智能合約中USDT供應量剛剛達到1個月低點:金色財經報道,Glassnode數據顯示,智能合約中的USDT供應量剛剛達到1個月低點,為14.363%,之前的1個月低點為14.503%。[2022/7/30 2:48:18]

金融2020年6月份,Compound推出“借貸即挖礦”點燃了DeFi市場的火熱。加密資產投資者將穩定幣、ETH等加密資產作為抵押品進行流動性挖礦,即能夠賺取利息還能夠獲得治理代幣,這個對于有囤幣需求的投資者來說可以說是最合適不過的理財方式。隨著投資者的不斷涌入,借貸、DEX及其他金融衍生品DeFi項目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DeFi項目相關的價格利率、抵押借貸、訂單撮合等全部由智能合約實現,讓參與者享受無需許可、高效的服務體驗。

瑞波沒有智能合約或由于代碼結果不確定、編程語言選擇等問題:在最近的一次研討會上,瑞波CTO David Schwartz和Coli CEO Stefan Thomas探討了為什么瑞波沒有智能合約。Stefan Thomas表示之前曾以谷歌本地客戶端為基礎推出過一個原型,但由于代碼不能產生確定性的結果,以及選擇何種編程語言等問題,他們沒有將智能合約整合進瑞波賬本。[2020/8/12]

保險保險行業的一個痛點就是信任。保險公司會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對保險人的保險材料進行核查,避免騙保等惡意欺詐行為的出現造成損失。而保險人也會時刻懷疑我所購買的保險會不會以各種理由拒保。在這種情況下,智能合約可以使保險的流程部分自動化。保險機構可以將保單寫成智能合約并上鏈,當滿足具體的執行條件時,保險合同可以自動執行,這樣一來就會減少雙方由于信任問題帶來的成本損耗。供應鏈供應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就像電腦的生產,各個零件會來自不同的供應商,涉及到繁雜的交易手續。受傳統紙質合同的限制,整個交易流程會有許多人經手,容易出現失誤或者欺詐等現象,通過智能合約就可以向各方提供一個安全透明的數字版本,交易任務可以自動執行。將智能合約與物聯網技術相結合,能夠對供應鏈中的層層環節進行高效監控,降低額外的風險。數字身份隱私和數據的泄露一直是我們關心的問題,寡頭利用個人的隱私數據謀取利益成為了一種固有的商業模式,但是數據的所有權應該歸屬于個人。制定完善的智能合約可以使個人可以管理和控制個人信息,決定是否將隱私數據授權公司使用來獲取收益。還可以通過智能合約將不同鏈上的數字身份信息整合起來,打破數據孤島,創造出獨特的身份體系。

動態 | EOSIO智能合約 V1.6.0-RC1預發行版已引入REX:Larryk85賬戶在Github上更新EOSIO智能合約V1.6.0預發行版,此版本將REX代碼引入eosio.system系統合約內,以幫助在EOSIO智能合約 V1.6.0正式發布之前改進REX代碼。 該代碼在默認情況下,eosio.system系統合約的源代碼設置為引導帳戶名稱競拍費用、RAM交易費轉到REX收益池。在測試狀態下,只在接收新費用時才會獲取前述費用,不會觸及已經在eosio.ramfee和eosio.names賬戶中任何資金,且通過臨時設置,可以在源代碼中臨時禁止將這些費用轉入 REX 收益池。[2018/12/13]

智能合約現階段存在的挑戰

智能合約從本質上講是一個技術手段,是一個運用得當可以提高生產力的工具,可以應用到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智能合約也并非神兵利器,無往而不利。事實上在當前階段,智能合約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代碼漏洞導致資產受損。基于區塊鏈構建的智能合約,平臺底層的安全性是有所保障的。但是由于智能合約還處在發展實踐階段,在規則制定和代碼實現上依然不夠成熟。比如早期的TheDAO盜幣事件和近期的COVER通證增發事件,都是代碼協議出現漏洞導致的。此外,還有專門研究各類智能合約的團隊,利用業務邏輯漏洞進行“薅羊毛”,也給項目方和社區造成了一定的傷害。目前的解決方案是由第三方安全審計機構,在智能合約代碼發布前進行審計。但要想保證智能合約的無懈可擊,還需要更多的實踐經驗。TPS不足導致大規模商用受限。因為區塊鏈“不可能三角”理論的局限,TPS一度成為區塊鏈走向大眾的強大阻礙。比如現階段比特幣的TPS只能達到每秒處理7筆交易,以太坊也只能達到每秒十幾筆。

在業務量較大時,基于以太坊的DeFi項目在需要將消息上鏈時都需要付出昂貴的Gas費才能夠被區塊打包,不利于廣大用戶的參與。當然,目前區塊鏈行業對此也有了相應的解決方案,比如區塊擴容、側鏈、分片等。任何新興技術的發展在早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區塊鏈作為Web3.0的基石正逐步走向成熟,技術壁壘正在被不斷涌入的開發者逐一攻克。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智能合約將成為新網絡時代規則的制定者。

Tags:區塊鏈EOSREXEFI區塊鏈技術EOS Crash幣威RREX交易所ChargeDeFi

比特幣
Coin Metrics:為什么說BTC是對沖通脹的工具?_比特幣

編者按:本文來自加密谷Live,作者:NateMaddrey&CoinMetricsTeam,翻譯:李翰博,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

1900/1/1 0:00:00
來自加密圈“預言機”Andrew Keys的16種預測_以太坊

編者按:本文來自萌眼財經,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自2016年以來,每年我都會對下一年行業的發展做出預測.

1900/1/1 0:00:00
DappRadar:DeFi年度回顧_EFI

編者按:本文來自去中心化金融社區,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2020年對DeFi來說是重要的一年.

1900/1/1 0:00:00
Conflux人物志 | Hunter:破壁,那些不愿被定義的年輕人_TER

隨著許多期《人物志》稿件的撰寫,我們發現大部分從業者都出身計算機或相關專業。專業知識和學習競賽中結識的導師或朋友,成為了他們走入這個行業的引路人。今天的主人公則很不同.

1900/1/1 0:00:00
加密貨幣衍生品在2020年迅速發展,但2021年可能才真正增長_加密貨幣

編者按:本文來自Cointelegraph中文,作者:ANIRUDHTIWARI,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2020年是迄今為止加密貨幣衍生品市場最重要的一年.

1900/1/1 0:00:00
安德烈新點子:基于AMM的無損清算_ETH

編者按:本文來自去中心化金融社區,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來自YFI創始人安德烈的新文章,說的是將現在通用的清算由拍賣改成AMM交易對的構思,好處是更加自動化.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