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交易所 以太幣交易所
Ctrl+D 以太幣交易所
ads

一文讓你看懂區塊鏈技術進化之路_比特幣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編者按:本文作者:王秋林;崇慕,星球日報經授權發布。區塊鏈(Blockchain)是運行在互聯網上的沒有中央控制點的分布式對等網絡,使用分布式集體運作的方法,實現一套不可篡改的、可信任的數據庫技術方案,其特點為去中心化存儲、信息高度透明、不易篡改等。再通俗一點說,區塊鏈就是利用計算機程序在全網的終端節點記錄所有交易信息的“公開大賬本”。區塊鏈在實現過程中,使用到了以下核心技術:點對點通訊技術、非對稱加密算法、鏈式數據結構、分布式賬本和共識機制,在后來又加入了智能合約等要素。這些技術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成長,由很多的計算機科學家不斷的研究而實現的。下面就分階段來講一下。技術積累期

在此期間,區塊鏈所涉及的核心技術被逐漸的提出和完善,這些技術為區塊鏈的誕生打下了堅實基礎,也孕育出了早期的加密學數字貨幣的萌芽。1976年,BaileyW.Diffie和MartinE.Hellman發表了論文《密碼學的新方向》。論文覆蓋了未來幾十年密碼學所有的新的進展領域,包括非對稱加密、橢圓曲線算法、哈希等一些手段,奠定了迄今為止整個密碼學的發展方向,也對區塊鏈的技術和比特幣的誕生起到決定性作用。同年,哈耶克出版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本經濟學方面的專著:《貨幣的非國家化》,這部專著所提出的非主權貨幣、競爭發行貨幣等理念,可以是去中心化貨幣的精神指南。1977年,著名的RSA算法誕生,三位發明人也因此在2002年獲得了圖靈獎。該算法就是利用了對一個大整數進行因數分解困難,驗證因子組成某個大整數容易的原理而編寫的。如要破解RSA,只需要能夠快速分解大整數即可,顯然這是破解RSA最簡單最快速的辦法。但要分解大整數是極不容易的,這也就是RSA能保證其不能被破解的原因。目前網銀系統主要使用的RSA加密方案。1980年,MerkleRalf正式提出了Merkle-Tree這種數據結構和相應的算法的數據結構,該結構就是存儲hash值的一棵樹,Merkle樹的葉子是數據塊(例如,文件或者文件的集合)的hash值。非葉節點是其對應子節點串聯字符串的hash。在以后才誕生的P2P網絡中,MerkleTree用來確保從其他節點接受的數據塊沒有損壞且沒有被替換,甚至檢查其他節點不會欺騙或者發布虛假的塊。而比特幣、以太坊等區塊鏈系統也使用了這個結構來校驗數據。1982年,Lamport提出拜占廷將軍問題,標志著分布式計算的可靠性理論和實踐進入到了實質性階段。這個問題可以簡單描述為:將軍們只通過信使溝通,必須商定一個共同的作戰計劃。然而,他們中的一個或多個可能是叛徒,他們試圖迷惑其他人。問題是找到一種算法以確保忠誠將領達成協議。對應到具體的計算機問題中,一個可靠的分布式計算機系統必須能夠處理一個或多個節點的故障。失敗的節點可能會表現出一種常常被忽略的行為類型——也就是說,將沖突的信息發送到系統的其他節點。解決這類失敗的問題抽象地表現為拜占庭將軍問題同年,大衛·喬姆提出了密碼學支付系統ECash,可以看出,隨著密碼學的進展,眼光敏銳的人已經開始嘗試將其運用到貨幣、支付相關的領域了,應該說ECash是密碼學貨幣最早的先驅之一。1985年,Koblitz和Miller各自獨立提出了著名的橢圓曲線加密(ECC)算法,在這種加密算法中,需要產生一對密鑰。其中一個密鑰稱為私鑰,需要保密;另一個密鑰稱為公鑰,是可以公開讓別人知道的。私鑰和公鑰在數學上的關系是不可逆的,也就是通過某個數學函數,我們可以從私鑰計算出公鑰,但是不能從公鑰反向推導出私鑰(或者說從計算上是不可行的)。這種非對稱加密算法有一個很有用的特性:如果用公鑰對數據進行加密,只有用對應的私鑰才能解密;如果用私鑰對數據進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對應的公鑰才能解密。與傳統的RSA算法相比,嚴格選定參數的ECC有更強的安全性,不易被攻擊。而比特幣和以太坊,它們都使用了ECC算法來保證貨幣的安全性。1990年DavidChaum基于先前理論打造出不可追蹤的密碼學網路支付系統,就是后來的eCash,不過eCash并非去中心化系統。而LeslieLamport提出具高容錯的一致性演算法Paxos。1991年StuartHaber與W.ScottStornetta提出用時間戳確保數位文件安全的協議,此概念之后被比特幣區塊鏈系統所采用。1992年ScottVanstone等人提出橢圓曲線數位簽章演算法(EllipticCurveDigitalSignatureAlgorithm,ECDSA)。CDSA是ECC與DSA的結合,整個簽名過程與DSA類似,所不一樣的是簽名中采取的算法為ECC,最后簽名出來的值也是分為r,s。1997年,HashCash方法,也就是第一代POW(ProofOfWork)算法出現了。當時發明出來主要用于做反垃圾郵件。在隨后發表的各種論文中,具體的算法設計和實現,已經完全覆蓋了后來比特幣所使用的POW機制。hashcash就是希望基于類似RSA這樣對一個大整數進行因數分解的數學難題,希望你做大量的工作,也就是付出CPU的計算代價(這個概念很重要,比特幣中這個也是關鍵),得到正確的結果,才能獲取某些資源。hashcash使用的不是RSA,而是一種叫hash的散列過程。用到的算法叫SHA。SHA有個特點是,只有輸入數據完全相同才能得到相同的散列值,否則即使輸入數據只相差一個標點符號,都會導致戳記千差萬別。HashCash如何在郵件發送中起作用:比如A要給B發送郵件,B要求A的郵件頭部加上一個字符串,這就是所謂的付出CPU的代價,這個時間是大約百萬次的計算代價,對一個CPU大概是幾秒左右的執行時間。比特幣使用HashCash方法是為了防止雙重支付,這個是比特幣得以運行的根本,可以防止偽造交易。1998年,密碼學貨幣的完整思想終于破繭而出,密碼學家戴偉和尼克·薩博同時提出密碼學貨幣的概念。其中戴偉的B-Money被稱為比特幣的精神先驅,而尼克·薩博的Bitgold提綱和中本聰的比特幣論文里列出的特性非常接近,以至于有人曾經懷疑薩博就是中本聰。有趣的是,這距離后來比特幣的誕生又是整整10年時間。去中心化具體實現方案出現

慢霧:過去一周Web3生態因安全事件損失約2400萬美元:6月19日消息,據慢霧發推稱,過去一周Web3生態系統因安全事件損失約2400萬美元,包括Atlantis Loans、Ben Armstrong、TrustTheTrident、FPG、Sturdy、Pawnfi、Move VM、Hashflow、DEP/USDT與LEV/USDC、Midas Capital,總計23,795,800美元。[2023/6/19 21:46:18]

如果說1999年之前的各種研究奠定了區塊鏈的理論基礎,那么接下來十年的p2p技術的發展則為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提供了具體的實現方案,從而補上了比特幣拼圖的最后一塊。1999年,P2P網絡資源共享先驅Napster由ShawnFanning在美國東北大學讀書時創立了,通過共享MP3的服務席卷了全美。它有一個服務器用于存儲mp3文件的鏈接位置并提供檢索,而真正的mp3文件則存放在千千萬萬的個人電腦上,搜索到的文件通過P2P方式直接在個人電腦間傳播共享。這種方式的缺點就是需要一臺服務器,在mp3文件版權之爭火熱的年代,Napster很快就成為眾矢之的,被眾多唱片公司訴訟侵犯版權而被迫關閉。而服務器關閉后Napster也就不復存在了。2000年3月14日,美國地下黑客站點Slashdot郵寄列表中發表一個消息,說AOL的Nullsoft部門已經發放一個開放源碼的Napster的克隆軟件Gnutella。Gnutella吸取了Napster的失敗教訓,將P2P的理念更推進一步:它不存在中樞目錄服務器,而采用了分布式對等網絡模型,每一個聯網計算機在功能上都是對等的,既是客戶機同時又是服務器,所有資料都放在個人電腦上。用戶只要安裝了該軟件,就將自己的電腦立即變成一臺能夠提供完整目錄和文件服務的服務器,并會自動搜尋其它同類服務器,從而聯成一臺由無數PC組成的超級服務器網絡。傳統網絡的Server和Client在它的面前被重新定義,所以Gnutella被稱為第一個真正的對等網絡架構。2000年9月6日,JedMcCaleb和SamYagan于美國的舊金山發明了EDonkey2000網絡。它由客戶端和服務器端兩個部分組成,可以工作在windows和linux等多種操作平臺。eDeonkey將網絡節點分成服務器層和客戶層,并且將文件分塊以提高下載速度。它允許每個人都可以運行服務器端,文件索引服務器并不集中在一起的,而是各人私有的,遍布全世界,然后這些服務器被連接起來。由于自私的人們在利用P2P軟件的時候大多只愿“獲取”,而不愿“共享”,因此eDonkey引入了強制共享機制,即在客戶端之間引入了社會化的模式即信用制度來鼓勵人們之間相互交換共享文件。eDonkey網絡下最普及的p2p客戶端程序是eDonkey2000和emule。Emule是eDonkey的后繼,但是更出色,采用了DHT來構建底層網絡拓撲,是非常流行的P2P文件共享軟件。2001年4月,Buffalo大學學生BramCohen設計并發布了BitTorrent協議,并在7月發布了第一個可用版本。BitTorrent協議是架構于TCP/IP協議之上的一個P2P文件傳輸協議,處于TCP/IP結構的應用層。BitTorrent協議本身也包含了很多具體的內容協議和擴展協議,并在不斷擴充中。根據BitTorrent協議,文件發布者會根據要發布的文件生成提供一個.torrent文件,即種子文件,也簡稱為“種子”。.torrent文件本質上是文本文件,包含Tracker信息和文件信息兩部分。Tracker信息主要是BT下載中需要用到的Tracker服務器的地址和針對Tracker服務器的設置,文件信息是根據對目標文件的計算生成的,計算結果根據BitTorrent協議內的B編碼規則進行編碼。它的主要原理是需要把提供下載的文件虛擬分成大小相等的塊,塊大小必須為2k的整數次方,并把每個塊的索引信息和Hash驗證碼寫入種子文件中。所以,種子文件就是被下載文件的“索引”。下載時,BT客戶端首先解析.torrent文件得到Tracker地址,然后連接Tracker服務器。Tracker服務器回應下載者的請求,提供下載者其他下載者的IP。下載者再連接其他下載者,根據.torrent文件,兩者分別對方告知自己已經有的塊,然后交換對方沒有的數據。此時不需要其他服務器參與,分散了單個線路上的數據流量,因此減輕了服務器負擔。下載者每得到一個塊,需要算出下載塊的Hash驗證碼與.torrent文件中的對比,如果一樣則說明塊正確,不一樣則需要重新下載這個塊。這種規定是為了解決下載內容準確性的問題。2001年同年,NSA分別發布了SHA-256、SHA-384、SHA-512,這些算法統稱SHA-2。2008年又新增了SHA-224。由于SHA-1已經不太安全,目前SHA-2各版本已成為主流。其中包括比特幣最終所采用的哈希算法SHA-256。SHA-256作為一個哈希函數,對于任意長度的消息,SHA256都會產生一個256bit長的哈希值,稱作消息摘要。這個摘要相當于是個長度為32個字節的數組,通常用一個長度為64的十六進制字符串來表示。2002年,Napster在2001年即因法院判決違法而關閉服務后,2002年正式破產。2003年,Handschuh和Gilbert利用Chabaud-joux攻擊,理論上得到SHA-256的一個部分碰撞,并證明了SHA-256可抵御Chabaud-joux攻擊。目前已有的對Hash函數攻擊的方法包括生日攻擊、彩虹表攻擊、差分攻擊等。用于消息唯一性和數據完整性驗證的Hash函數,其安全性依賴于函數本身的屬性和對抗碰撞的抵抗。Hash函數的算法結構特點和Hash值的長度是決定函數碰撞性的而主要因素,Hash值越長,越能抵御生日攻擊。SHA-256有256比特Hash值,MD5和SHA-1分別有128和160比特的Hash值。因此,SHA-256比MD5和SHA-1能抵抗生日攻擊。通過對Chabaud-Joux攻擊SHA-256的分析,找到了SHA-256的一個部分碰撞,其復雜度為2^66,但無法找到SHA-256的一個整體碰撞,因此SHA-256算法也能抵御現有的差分攻擊。由此可見,在抵御生日攻擊和抵御已知差分攻擊方面,SHA-256算法比現在廣泛使用的MD5和SHA-1等更具安全性。2005年,eDonkey2000網絡公司網站關閉,但是eDonkey網絡仍然正常運行。2005年同年,王曉云等人正式宣布MD5、SHA-1碰撞算法。到2005年2月,據王小云教授的研究報告,他們已經研究出了搜索SHA-1碰撞的一系列新技術。他們的分析表明,SHA-1的碰撞能在小于2^69次Hash操作中找到。對完整的80輪SHA-1的攻擊,這是第一次在小于2^80次Hash操作這個理論界限的情況下找到碰撞。根據他們的估計,對于縮減到70輪的SHA-1能夠用現在的超級計算機找出“實碰撞”。他們的研究方法,能自然地運用到SHA-0和縮減輪數的SHA-1的破譯分析上。2005年3月6日,ArjenLenstra,王小云,BennedeWeger宣布,他們構造出一對基于MD5Hash函數的X.509證書,產生了相同的簽名。2005年同年HalFinney提出可重復使用的工作量證明機制(ReusableProofsofWork,RPOW),結合B-money與AdamBack提出的Hashcash演算法來創造密碼學貨幣。這個系統將hashcash視作POW的token,并在交換時產生經過RSA簽名的token,而被叫做ReusableProofsofWork(RPOW)tokens,RPOW可以從一個人轉給另一個人,并在每個轉移步驟中產生新的RPOWtoken,因此每個RPOWtoken僅能被使用一次。2007年,BitTorrent正式超越eDonkey2000網絡,成為互聯網的文件共享系統。區塊鏈1.0時代開始了

安全團隊:NFT項目Daisuki的Discord服務器遭到攻擊:金色財經報道,據CertiK監測,NFT項目Daisuki的Discord服務器遭到攻擊,聊天已被鎖定,并且存在釣魚鏈接,請社區用戶不要點擊、鑄造或批準任何交易。[2022/8/13 12:23:34]

2008年8月18日域名"bitcoin.org"被注冊。2008年11月,中本聰發表論文《btc: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提出了BlockChain這種數據結構。能在不具信任的基礎之上,建立一套去中心化的電子交易體系。它使得在線支付能夠直接由一方發起并支付給另外一方,中間不需要通過任何的金融機構。該解決方案使現金系統在點對點的環境下運行,并防止雙重支付問題。該網絡通過隨機散列對全部交易加上時間戳,將它們合并入一個不斷延伸的基于隨機散列的工作量證明的鏈條作為交易記錄,除非重新完成全部的工作量證明,形成的交易記錄將不可更改。最長的鏈條不僅將作為被觀察到的事件序列的證明,而且被看做是來自CPU計算能力最大的池。只要大多數的CPU計算能力都沒有打算合作起來對全網進行攻擊,那么誠實的節點將會生成最長的、超過攻擊者的鏈條。這個系統本身需要的基礎設施非常少。信息盡最大努力在全網傳播即可,節點(nodes)可以隨時離開和重新加入網絡,并將最長的工作量證明鏈條作為在該節點離線期間發生的交易的證明。2009年1月3日,btc網絡正式上線,版本開源客戶端發表。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制作了比特幣世界的第一個區塊“創世區塊”。中本聰在創世區塊里留下一句永不可修改的話:“TheTimes03/Jan/2009Chancelloronbrinkofsecondbailoutforbanks當時正是英國的財政大臣達林被迫考慮第二次出手紓解銀行危機的時刻,這句話是泰晤士報當天的頭版文章標題。第一個收到比特幣轉賬的人是發明了RPOW的HalFinney,他在比特幣客戶端上線當天就下載了,并從中本聰那里收到了10個比特幣。2010年9月,第一個礦場Slush發明了多個節點合作挖礦的方式,成為比特幣挖礦這個行業的開端。要知道,在此之前的2010年5月,1萬比特幣才值25美元,如果按照這個價格來計算,全部的比特幣也就值5萬美元,集中投入挖礦顯然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此,建立礦池的決定就意味著有人認定比特幣未來將成為某種可以與真實世界貨幣相兌換的,具有無限增長空間的虛擬貨幣,這無疑是一種遠見。2011年4月27日,官方有歷史記載的0.3.21版本上線,支持非常多的新特性,包括UPNP以聰為單位等,btc系統逐漸成熟。2011年10月,萊特幣誕生。萊特幣受到了比特幣的啟發,并且在技術上具有相同的實現原理,萊特幣的創造和轉讓基于一種開源的加密協議,不受到任何中央機構的管理。萊特幣旨在改進比特幣,與其相比,萊特幣具有三種顯著差異。第一,萊特幣網絡每2.5分鐘就可以處理一個塊,因此可以提供更快的交易確認。第二,萊特幣網絡預期產出8400萬個萊特幣,是比特幣網絡發行貨幣量的四倍之多。第三,萊特幣在其工作量證明算法中使用了由ColinPercival首次提出的scrypt加密算法代替了比特幣采用的SHA-256,這使得相比于比特幣,在普通計算機上進行萊特幣挖掘更為容易。每一個萊特幣被分成100,000,000個更小的單位,通過八位小數來界定。2012年8月,SunnyKing發布了Peercoin。PPC的最大創新是其采礦方式混合了PoW工作量證明及PoS權益證明方式。PPC也是第一個采用PoS共識的加密數字貨幣。PoS采礦方式僅需普通電腦和客戶端就能處理交易和維護網絡安全,達到節能和安全的目的。PPC采用SHA256算法,在BTC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和優化。PPC最大的貢獻在于為了防止通貨緊縮,它原創了POS利息體系,有著固定1%的通脹率,而且其“挖礦”過程更為節能高效。PPC沒有供應上限,截至到2014年9月總量在2100萬左右,預計到2020年總量在2500萬左右。PoS,即ProofofStake,譯為權益證明。無論PoW或PoS,均可以理解為“誰有資格寫區塊鏈”的問題。PoW通過算力證明自己有資格寫區塊鏈,而PoS則是通過擁有的幣齡來證明自己有資格寫區塊鏈。PPC前期采用PoW挖礦開采和分配貨幣,以保證公平。后期采用PoS機制,保障網絡安全,即擁有51%貨幣難度更大,從而防止51%攻擊。PoS核心概念為幣齡,即持有貨幣的時間。例如有10個幣、持有90天,即擁有900幣天的幣齡。另外使用幣,即意味著幣齡的銷毀。在PoS中有一種特殊的交易稱為利息幣,即持有人可以消耗幣齡獲得利息,同時獲得為網絡產生區塊、以及PoS造幣的優先權。2012年9月,Rippllepay公的創立者RyanFugger和JedMcCaleb以及ChrisLarsen合伙成立了openCoin公司,并研發了Ripple協議,Ripple是一個開源、分布式的支付協議。它讓商家和客戶乃至開發者之間的支付幾乎免費、即時而不會拒付,它支持任何貨幣-包括美元,日元,歐元,甚至是比特幣。2013年1月OpenCoin公司推出了XRP又稱為Ripple幣或瑞波幣。它是基于Ripple協議的虛擬貨幣,主要功能有二:1.防止惡意攻擊2.橋梁貨幣。與比特幣一樣,瑞波幣系統建立在加密簽名公開區塊鏈上,因此不需要最初的信任網關或網關設計。瑞波幣可以直接由用戶發送給用戶,沒有網關或交易對手風險,這是瑞波網絡上所有貨幣的使用方法。由于Ripple協議的開源性,惡意攻擊者可以制造大量的“垃圾賬目”,導致網絡癱瘓,為了避免這種情況,RippleLabs要求每個Ripple賬戶都至少有20個XRP,每進行一次交易,就會銷毀十萬分之四個XRP。這一費用對于正常交易者來說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對于惡意攻擊者,所銷毀的XRP會呈幾何數級增長,成本將是巨大的,他們以此設計來遏制這種惡意攻擊。2013年3月,比特幣發布了0.8的版本,這是比特幣歷史上最重要的版本,它整個完善了比特幣節點本身的內部管理、網絡通訊的優化,引入了Leveldb、新的索引機制和查詢方式,以及Bloomfilter方式縮減SPV節點傳輸量等特性。也就是在這個時間點以后,比特幣才真正支持全網的大規模交易,成為中本聰設想的電子現金,真正產生了全球影響力事情總是沒有那么一帆風順,在最重要的0.8版本,比特幣引入了一個大bug,所以這個版本發布以后比特幣短時間就出現了硬分叉,導致整個比特幣最后不得不回退到舊的0.7版本,這個也導致了比特幣價格產生大幅下跌。2013年7月,SunnyKing創立了Primecoin(代號XPM,也叫做質數幣),質數幣是一種建立在比特幣基礎上的數字貨幣,它運用一種獨特的“科學計算證明”機制取代比特幣的“哈希工作量證明”機制,通過計算去發掘由大量質數組成的質數鏈,質數幣作為礦工在挖礦過程中發現質數的獎勵。從2013年7月發行以來的兩個月內,質數幣發現的質數比已知基于雙向雙鏈算法的最大質數大了16倍,打破了世界紀錄,成為已知的最大質數。這種獨特的挖礦計算方式非常強大。對于加密貨幣社區之外的領域來說,尋找質數帶來了幾乎是大公無私的實用價值。2013年8月,德國正式承認比特幣,納斯達克通過自身的區塊鏈平臺完成交易,中國人民銀行雖然它否定了比特幣的地位,但是它卻是全球唯一的一個立刻宣布要做自己的密碼學貨幣/數字貨幣的銀行。2013年末,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Buterin發布了以太坊初版白皮書了啟動了項目。以太坊致力于實施全球去中心化且無所有權的的數字技術計算機來執行點對點智能合約。以太坊可以看作是一臺分布式的計算機:區塊鏈是計算機的ROM,智能合約是程序,而以太坊的礦工們則負責計算,擔任CPU的角色。智能合約在執行時會消耗gas,gas的量由執行代碼的數據量所決定,gas的價格則是根據eth網絡的負載由用戶之間的博弈而不斷的變動。因為支持智能合約,Eth的出現被視為區塊鏈2.0時代的到來。2014年2月,DanielLarimer發布了Bitshares比特股的定義是“一個點對點多態數字資產交易所”,BTS就是交易所的一種代幣,用來維護交易所的正常運行。比特股采用了一種類似于比特幣區塊鏈的架構。在比特幣區塊鏈架構中,每一筆交易數據的寫入必須來自于之前的交易數據,并幾乎同時產生新的輸出來用作未來交易數據的寫入。BTS的特征包括:1、采用DPoS,棄用了PoW共識算法。投票選出的“代表”替代了PoW里的礦工;2、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定制化資產服務,例如利用比特幣區塊鏈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通過發行方作為背書;3、發行錨定資產,比如bitUSD,bitGold,使用三倍于資產價值的bts作為擔保;4、比特股中的所有交易都基于鏈上交易,所有掛單都放在區塊鏈上,杜絕了虛假交易。BitShares社區首先提出了DPoS(DelegatedProofofStake)機制,并引入了見證人的概念。DPoS是權益證明(PoS)的一種改進版本,共識過程不再需要所有參與節點進行驗證,而是委托部分代表來進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共識效率。2014年4月,與Vitalik合作的GavinWood博士發表了可以被視作以太坊的技術圣經的以太坊黃皮書,將以太坊用于執行智能合約的虛擬機等重要技術規格化并加以說明。按照黃皮書中的具體說明,以太坊客戶端已經用7種編程語言實現,使軟件總體上更加優化。2014年5月JuanBenet發起了星際文件系統,PFS本質上是一種內容可尋址、版本化、點對點超媒體的分布式存儲、傳輸協議,目標是補充甚至取代過去20年里使用的超文本媒體傳輸協議,希望構建更快、更安全、更自由的互聯網時代。IPFS至少有八層子協議棧,從上至下為身份、網絡、路由、交換、對象、文件、命名、應用,每個協議棧各司其職,又互相搭配。2014年6月起,以太坊進行了為期42天的以太幣預售,凈賺31,591比特幣,當時價值18,439,086美元,交換出大約60,102,216以太幣。銷售所得首先用于償還日益增加的法律債務,回報開發者們數月以來的努力,以及資助以太坊的持續開發。以太幣預售成功之后,以太坊的開發在非營利組織ETHDEV的管理下走向正式化,它依據EthereumSuisse的合約管理以太坊開發——VitalikButerin,GavinWood和JeffreyWilcke作為組織的3個主管。2014年末,持續到2015年上半年,以太坊進行了安全審查。以太坊請了很多第三方軟件安全公司對所有協議關鍵的組成部分開展端對端審查。審查發現了很多安全問題,問題提出并再次檢測后,帶來了一個更安全的平臺。2015年,經濟學人發布了封面文章《重塑世界的區塊鏈技術》后,區塊鏈技術在全球掀起一股金融科技狂潮,世界各大金融機構、銀行爭相研究區塊鏈技術,僅2016年就有數十億美元投資到區塊鏈相關企業當中。2015年6月,比特股發布2.0版本,并首次引入石墨烯技術。石墨烯工具組是由CryptonomexInc.公司所開發,并對比特股區塊鏈提供對石墨烯工具組的授權。這個協議的條款會讓比特股在無限制的情況下使用石墨烯工具組及其衍生品。石墨烯技術被設計成每秒處理100,000次交易,而沒有任何優化壓力。其中一些基本功能包括將所有內容保存在內存中,避免同步原語以及最小化不必要的計算。使用ID代替哈希。2015年7月末,在經過近兩個的嚴格測試以后,正式的以太坊網絡被發布出來,這也標準著以太坊區塊鏈正式運行。以太坊的發布分成了四個階段,即Frontier、Homestead、Metropolis和Serenity,在前三個階段以太坊共識算法采用工作量證明機制,在第四階段會切換到權益證明機制(POS)。2015年7月30日以太坊Frontier網絡啟動,開發者開始編寫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以部署在以太坊實時網絡上。此外,礦工們開始加入以太坊網絡以幫助保障以太坊區塊鏈的安全并從挖礦區塊中賺取以太幣。盡管Frontier的發布是以太坊項目的第一個里程碑,開發者們只試圖將其作為測試版本,但結果它比任何人預期得都更有用且可靠,開發者們立即開始建立解決方案,改進以太坊生態系統。2016年3月14日,以太坊發了Homestead階段。Homestead階段與Frontier階段相比,沒有明顯的技術性里程碑,只是表明以太坊網絡已經平穩運行,不再是不安全和不可靠的網絡了。在此階段,以太坊提供了圖形界面的錢包,易用性得到極大改善,以太坊不再是開發者的專屬,普通用戶也可以方便地體驗和使用以太坊。2016年10月,以ZookoWilcox為創始人和CEO的ZerocoinElectricCoinCompany發布了Zcash。Zcash是首個使用零知識證明機制的區塊鏈系統,它可提供完全的支付保密性,同時仍能夠使用公有區塊鏈來維護一個去中心化網絡。與比特幣相同的是,Zcash代幣的總量也是2100萬,不同之處在于,Zcash交易自動隱藏區塊鏈上所有交易的發送者、接受者及數額。只用那些擁有查看秘鑰的人才能看到交易的內容。用戶擁有完全的控制權,他們可自行選擇向其他人提供查看秘鑰。ZCash錢包資金分2種:透明資金、私有資金,透明資金類似比特幣資金;私有資金加強了隱私性,涉及到私有資金的交易是保密不可查的,透明資金與透明資金的交易是公開可查的。2017年6月,BM領導開發的EOS項目開始眾籌,眾籌采用在ETH網絡上部署的ERC-20token的形式來進行。被人稱為區塊鏈3.0的EOS類似操作系統的區塊鏈架構平臺,旨在實現分布式應用的性能擴展。EOS提供帳戶,身份驗證,數據庫,異步通信以及在數以百計的CPU或群集上的程序調度。該技術的最終形式是一個區塊鏈體系架構,允許用戶快速和輕松的部署去中心化的應用。該區塊鏈每秒可以支持數百萬個交易,同時普通用戶無需支付使用費用。EOS采用石墨烯和DPoS技術大大提升了系統的吞吐量,按照規劃,EOS有望達到每秒百萬次的交易量。2017年7月21日,比特幣分叉方案BIP91已經獲得全網算力支持,一致同意先進行隔離見證升級,并在之后的6個月內把底層區塊鏈的區塊大小升級至2M。然而“攪局者”出現了——挖礦巨頭比特幣大陸旗下的礦池ViaBTC準備了一套硬分叉的體系,基于比特幣的原鏈推出“比特幣現金”。比特幣現金修改了比特幣的代碼,支持大區塊,不包含SegWit功能,是BitcoinABC方案產生的區塊鏈資產。比特幣現金的前世就是比特幣,在分叉之前它存儲的區塊鏈中的數據以及運行的軟件是和所有比特幣節點兼容的,而到了分叉那一刻以后,它開始執行新的代碼,打包大區塊,形成新的鏈。2017年8月1日20時20分,比特幣現金開始挖礦,2017年秋季:EOS建立了最小可行測試網絡,包括P2P網絡代碼、Genesis進口測試等。2017年11月,比特幣現金BitcoinCash將簡稱從BCC改為BCH2018年1月發明了點點幣和質數幣的區塊鏈達人SunnyKing宣布了全新項目“VirtualEconomyEra”正在開發中,而他擔任該項目的總設計師一職。SunnyKing表示“VEE旨在為區塊鏈應用帶來下一代平臺”,其官網列出的定義是“第五代比特幣”。VEE希望直接跨越“3.0階段”,結合密碼學、虛擬機等領域最新科技成果,開發出能讓用戶實際感受到技術變化的新一代區塊鏈底層。VEE將幫助各行業建立可擴展的去中心化數據庫,提供超過傳統數據庫存儲上限的超大容量,以及即時的云計算服務。VEE選擇了四種編程語言,以分層、模塊化的思路重新設計了系統,適配去中心化網絡應用的開發。一方面,如果個別環節出錯,可以單獨解決,不影響全網;另一方面,性能將得到大幅提升。具體來講,比特幣區塊鏈的TPS在個位數量級,以太坊在十位數,VisaNet的TPS平均是2000,最大為56000。而VEE對標VisaNet,在初始版本中將TPS提升至四位數。此外,在區塊鏈的架構設計上,VEE完善了不同鏈之間的通訊機制,支持跨鏈交易,底層將承載至少千條主鏈和側鏈。其他技術團隊可以通過VEE提供的API更靈活和便捷地開發應用,提升私有鏈性能。2018年4月17日:EOS發布了EOS.IO技術白皮書v2中文版,將實現去中心化應用的橫向和縱向擴展。2018年6月,EOS結束眾籌主網上線運行。2018年9月SunnyKing宣布將在VEE中引入全新共識機制“超級節點PoS”。SPoS要運行在特殊的硬件上。King解釋道SPoS有點類似DPoS,但會簡化區塊鏈的開發和維護。SPoS能在經過優化的硬件中流暢的運行,這種特殊的硬件類似PoW中的ASIC礦機,但和PoW的ASIC礦機不同的是,這種特殊硬件沒有那么耗電。這個系統在設計上看起來更加中心化,但King也設計出了一套機制保障網絡的安全,確保每一個超級節點都有平等的權力,防止某個節點權力過大。

DeFiance Capital發布聲明稱與三箭資本沒有關聯并且獨立運營:金色財經報道,DeFiance Capital在一份新聲明中表示,它是一家獨立于三箭資本的公司。它曾將自己描述為“三箭資本的子基金和股票類別”。DeFiance Capital周五分享這份聲明,稱其創始人Arthur Cheong于2020年創建了該公司,該公司與3AC完全分離,即3AC由Kyle Davies和朱蘇創立八年后。DeFiance繼續說,其管理的資產都不是從3AC、其創始人或任何附屬公司籌集的。現在公司網站上介紹為:DeFiance Capital與Three Arrows CapitalPte沒有關聯,并且獨立于其運營。Ltd.(‘三箭’),這是一家在新加坡注冊的基金管理公司。(the block)[2022/7/15 2:15:48]

加密總市值重返1萬億美元:金色財經報道,據 Coingecko 數據顯示,加密總市值已重返 1 萬億美元,本文撰寫時為 1,003,446,060,813 美元,過去 24 小時漲幅達到 2.4%。當前 BTC 市值為 408,424,207,811 美元,24 小時漲幅為 2.0%;以太坊市值為 148,859,106,895 美元,24 小時漲幅 6.3%。[2022/6/25 1:31:10]

Avalanche:LFG沒有披露使用AVAX代幣的計劃:金色財經消息,據Avalanche發布推文稱,Terra form Labs(TFL)購買了109萬個AVAX,鎖定期一年,這個數量約占過去一周AVAX交易量的0.5%。Luna Foundation Guard(LFG)購買了197萬個AVAX,用于Terra儲備池。這一分配約占過去一周AVAX交易量的0.9%,鑒于提議的Terra鏈分叉,LFG沒有披露使用AVAX的計劃。如果LFG儲備有任何出售計劃,Avalanche基金會已準備好與LFG合作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2022/5/20 3:29:29]

Tags:比特幣區塊鏈ASHSHA比特幣市值走勢圖鉑鏈幣區塊鏈下載KZCashAbitshadow Token

以太坊價格今日行情
星球日報創始人王夢蝶:區塊鏈行業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用戶 | 2018新風向峰會_區塊鏈

在技術與資本推動的商業浪潮下,“風口”接踵而來,熱點高速迭代,機遇與挑戰并存,在風口興衰瞬變的時代,我們需要冷靜思考"大風起于何處.

1900/1/1 0:00:00
Coinbase交易量暴跌,幣安、OK交易量卻只增不減?下一個要"涼涼"的恐怕是交易所了_COIN

美國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正在面臨著亞洲競品幣安和OKEx帶來的威脅。據Cointelegraph報道,數字資產研究機構Diar于8月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7月Coinb.

1900/1/1 0:00:00
IOTA 采用的“Tangle”框架是什么?| 區塊鏈課堂第 65 問_IOT

編者按:本文來自哈希派,作者:不碎,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IOTA是一個為物聯網而設計的新型交易結算和數據轉移層。其背后的技術并非區塊鏈,而是一種名為“Tagle”的模型.

1900/1/1 0:00:00
通證經濟學的奧秘,從來只有流浪狗,你何曾見過流浪的豬_TOKEN

本文來自:WeeklyBlockChain,作者:幣圈的敬事房太監,星球日報經授權轉發。今天我們談一談時下區塊鏈領域大熱門之通證經濟學。本文中,通證即token,token即通證.

1900/1/1 0:00:00
上了熱搜的阿里巴巴區塊鏈新專利,到底講了什么?_區塊鏈

今日下午,“阿里巴巴區塊鏈專利申請”這條消息登上了代表大眾的微博熱搜榜,這在圈內可是個不小的新聞.

1900/1/1 0:00:00
朋友,別再用“去中心化”描述區塊鏈了_比特幣

編者按:本文來自:橙皮書,作者:TonySheng,譯者:白狗@鏈金術,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前言:當我們說起“去中心化”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說什么?用一個含糊不清的詞來描述一個新出現的事物,對我們.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