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交易所 以太幣交易所
Ctrl+D 以太幣交易所
ads
首頁 > DOGE > Info

過度熱情的騙局:真假Arbitrum_ARB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最近,幣圈上演了一場真假Arbitrum的騙局。而這樣的故事,也許冰山之下每天都在不停的上演。

火熱Arbitrum:最受追捧的Layer 2生態

Arbitrum 是以太坊Layer2層擴容解決方案,使用Rollup 擴容技術的最優解之一,是一個可以同時保持無信任和安全性的智能合約。Arbitrum相比于以太坊Layer 1 ,實現了更高的吞吐量和更低的運算成本。Dune Analytics數據顯示,以太坊Layer2網絡Arbitrum鏈上ERC-20代幣累計鎖倉總價值已突破90億美元。

由于Arbitrum 與以太坊EVM的完全兼容,其將交易數據記錄在鏈上,計算和存儲放置在側鏈,對支付、DeFi、NFT等密集交易領域提供了更高的流動性,使以太坊生態實現了高度可玩性,可以說是改變游戲規則的入場劵。 

基于此,Arbitrum生態也一躍成為近兩年最火的Layer 2 層生態。在以太坊新一波宏大敘事的當下,在DeFi、GameFi和NFT市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在治理代幣ARB入局后,更是掀起一波宏觀敘事。

“一條來自ArbiFarm的消息”

5月初的新加坡,Echo(化名)在下班前習慣性打開了官方后臺。今年以來,由于項目的多鏈生態布局戰略成果斐然,在市場營銷上尋求合作的訊息一直絡繹不絕。在冗雜的私信中,一條來自于“ArbiFarm”的消息,讓Echo眼前一亮。

“你好團隊,我是Arbitrum Foundatoin的Marketing Officer,我們即將推出ArbiFarm礦池...我們相信您的項目可以從加入我們的ArbiFarm池中受益匪淺...”

項目方在推特后臺收到的來自“Arbitrum團隊”的尋求合作信息

Echo是一家知名GameFi項目的市場負責人,在Crypto市場已摸爬滾打過多年。目前,他們的項目進入到生態快速拓展期,她對“Arbitrum”拋出的橄欖枝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自稱來自“Arbitrum”團隊表示,“ArbiFarm”是一個創新的DeFi平臺,通過提供一種創新且對用戶友好的方式來參與Farm pool挖礦,為流動性提供者和投資者提供收益。“Arbitrum”團隊即將在6月份推出這個礦池,現在邀約合作伙伴,還準備了50萬美金的Grant來推動項目伙伴在“Arbitrum”的生態共建。

Ripple首席執行官稱SEC對其指控是監管過度:3月4日消息,Ripple首席執行官Brad Garlinghouse一方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致信以駁回SEC修改后的訴狀。信中表示,這一案件明顯表明監管越權。 Garlinghouse努力確保瑞波幣不具備未注冊證券這些功能。經修訂的訴狀并未稱 Garlinghouse對瑞波幣的銷售和報價屬于《證券法》的管轄范圍,SEC沒有認識到被告在瑞波幣交易中的經濟現實。[2021/3/4 18:13:38]

“ArbiFarm”項目白皮書

在看過白皮書,核實了基本的合作信息后,雙方在Telegram組建了合作群。負責“ArbiFarm”項目的對接人,使用名叫“Laneruhl Elizabeth”的賬號,頭像是一個白人女性。她表示,希望雙方能夠約一個線上會議來探討下未來合作,“Arbitrum 的全球CEO Steven Goldfeder ”將參與到會議中。 

雙方迅速約定了一個Zoom線上會議時間,雖然Echo對一些細節還心存疑慮,例如為什么第一次電話會議“Arbitrum 的全球CEO Steven Goldfeder ”就會親自下場,但也沒有想太多,畢竟面對面的線上會議,還能有什么問題嗎?

自此騙局高潮部分,即將來臨。

到了雙方約定的時間,由項目方建立的Zoom聊天室中,其CEO Edward、市場負責人Echo和技術負責人Peter(以上均為化名)早早上線會議室內。過了約定時間20多分鐘,“Steven Goldfeder ”才姍姍來遲。同時“Laneruhl Elizabeth”并未出現在該電話會議中。“Steven Goldfeder ”出現后,網絡突然變得不穩定,“Steven Goldfeder ”以寬帶問題為由,退出了會議室。

幾分鐘之后,“Laneruhl Elizabeth”突然在Telegram群中出現,重新建立了一個新的Zoom會議室,并表示“網絡問題可能是鏈接的原因”,大家重新進入對方新開的會議鏈接。

在這個會議室中,“Steven Goldfeder ”已經守候在會議室中,在這里,雖然由于“網絡問題”,畫面不是很清晰,但“Steven Goldfeder ”的聲音卻很清晰。Echo由于此前曾與Steven Goldfeder 開過電話會議,通過聲音和畫面,也確認對面坐著的確實是Steven Goldfeder 本人。

分析:多個指標表明比特幣漲勢已過度 或導致資金從比特幣流向山寨幣:AMBcrypto今日刊文分析稱,一些跡象表明,比特幣的漲勢已經過度。首先,交易所未平倉合約和持倉量短期內迅速飆升,達到過去3年的最高水平。此外,Glassnode數據顯示,非零余額的比特幣地址數量激增。余額在0.1以上和1000以上的地址均快速增加,表明鯨魚和散戶交易員都在購買。從長期來看,這種購買可能會增加錢包中積累的比特幣,導致交易所儲備下降,從而重新開始這個周期。另一個關鍵指標是“未花費比特幣”,它預示著比特幣的積累水平將高于3.4萬美元。關于價格上漲過度的猜測可能部分屬實,價格并沒有大幅下跌,而是在38000- 39600美元的水平上有阻力帶,比特幣在大多數交易所正努力突破這一價格水平。由于動量和波動性在一周中的不同時間反復下降,因此價格被過度套利,但是機構投資者繼續購買,盡管當前價格水平反彈已經結束,但散戶情緒仍保持樂觀。過度擴大的漲勢可能導致投資從比特幣流向山寨幣,本周幾個市值最高的山寨幣均錄得兩位數的漲幅。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比特幣此輪反彈突然結束,可能會導致拋售,但是根據BTC的價格走勢技術分析,支撐位保持在關鍵水平34400美元。[2021/1/18 16:23:57]

Zoom會議中自稱Arbitrum的CEO“Steven Goldfeder ”的人

在Zoom溝通過程中,“Steven Goldfeder ”邀請了項目團隊進行了Demo演示,針對項目還提出了一些技術和項目發展的問題,并給予了高度評價,熱烈邀請項目轉移部署到Arbitrum主網上。整個Zoom會議當中,還實時與項目方負責人互動交流。

在該會議結束之后,“Laneruhl Elizabeth”便立刻推動合作合同簽約進展。很快在Telegram群中發了合同,其中提出雙方共建“ArbiFarm”。雙方各出資10萬美金代幣,“Arbitrum注入ARFT”(ArbiFarm代幣),項目方注入治理代幣,跨鏈到Arbitrum,雙方共同控制的EVM多簽錢包中,用于創建pool,來共同聯合質押挖礦,共同管理。

“Laneruhl Elizabeth”在Telegram提供的雙方合作合同抬頭頁

分析:因SEC過度保護 美國零售投資者很難進入比特幣期貨市場:比特幣期貨未平倉合約(OI)最近接近歷史最高水平。CoinDesk記者Zack Voell稱,美國散戶投資者不被允許交易BTC衍生品。OI飆升通常表明趨勢將會持續。最近比特幣價格呈上升趨勢,在3月中旬價格暴跌后,再次突破9000美元。然而,在美國僅極少數最富有的交易者能真正交易期貨合約。Bakkt和CME集團只歡迎合格投資者。提供流動性良好的比特幣衍生品的交易所嚴格禁止美國交易者進入,包括OKEx、BitMEX、火幣、幣安、Bybit、Deribit、FTX、Kraken和Bitfinex。這意味著美國零售交易者基本上被禁止交易比特幣期貨。Voell強調,美國交易者進入市場的渠道非常少。“這是為了保護我們。記住感謝我們的監管機構。”比特幣行業許多人并不太喜歡這種監管。人們強烈鄙視立法者在市場上的干預,普遍認為應該由個人來衡量自己的風險。這與SEC的官方規定背道而馳:SEC的任務是保護投資者;維持公平、有序和高效的市場;促進資本形成。UsefulTulips.org數據科學家Matt Ahlborg稱,SEC不應掌握哪些人可以或不能交易哪些金融產品。(Beincrypto)[2020/5/7]

合同中約定雙方共同出資等價的10萬美元代幣,轉入共同控制的EVM錢包,用于創建pool

而“ArbiFarm”的代幣“ARFT”,也即將部署在“Arbitrum”,成為“Arbitrum”生態新的代幣。

似乎有了ARB的璞玉在前,“ARFT”未來無疑充滿了誘惑。

在合同里還特別提到,甲方(“Arbitrum”)將負責乙方(項目方)的資金跨鏈,“Arbitrum”愿意提供質押獎勵,在技術對接的兩周內,提供50萬美金等值ARB的Grant來推動游戲平臺在Arbitrum的建設。(截止發稿,ARB在CoinMarketCap報價1.22美元。)

合同中關于提供50萬美金等值ARB Grant的細則

“Laneruhl Elizabeth”在整個過程中,一直催促著對接的推進,并提出希望在本周之內完成簽約合作。

與此同時,“Arbitrum CEO Steven Goldfeder ”始終未在該Telegram聊天群里出現。

“Laneruhl Elizabeth”在索要了項目方的官方郵箱地址后,通過 partnership@arbitrum.foundation的郵箱發送了官方合作的郵件,并附帶了“ARBITRUM BLOCKCHAIN PARTNERSHIP FORM”的合作表格附件。 

外媒:過度杠桿化的中國礦工將被淘汰 北美或將彌補這一空缺:5月6日消息,比特幣的三分之二將首先淘汰小型礦工和過度杠桿化的大型礦場。許多中國加密挖礦企業在高杠桿下運作,因此哈希率很可能會遷移到中國境外,尤其是當下一代挖礦硬件出現在中國境外時。北美地區已經看到了對加密礦業的越來越多的投資。(Decrypt)[2020/5/6]

無疑,官方認證的郵箱后綴,顯得整件事件看起來更加真正可靠。

郵件中還特別提出,“Arbitrum”官方需要合規的KYC認證,項目方需要提供公司CEO護照簽名,公司注冊地址法人簽名等信息。而作為信息互換,對方也大方提供了“Steven Goldfeder ”的護照頁、簽名信息和“Arbitrum基金會注冊信息”等KYC信息,以表互相的誠意與認可。

名為“Laneruhl Elizabeth”的工作人員提供的KYC合作流程

“官網郵件”中附帶的ARBITRUM BLOCKCHAIN PARTNERSHIP FORM合作表格, “Arbitrum”官方需要的合規KYC認證內容

“Laneruhl Elizabeth”提供,據稱是“Arbitrum 全球CEO Steven Goldfeder”的護照和簽名信息

名為“Laneruhl Elizabeth”的工作人員提供的“Arbitrum基金會”注冊信息

而在“Laneruhl Elizabeth”的不斷催促和問詢下,項目方很快將KYC信息和合同在Telegram群里提交。

“Arbitrum全球CEO Steven Goldfeder ”親自出面、官方的郵件后綴、看似合規的KYC流程,看似專業的合作架構簽署,充滿誘惑力的合作內容,至此,一張通天大網已經鋪就而成。 

聲音 | 分析師:2025年BTC價格破百萬美元的預測過度夸張:據The daily hodl 11月6日消息,某比特幣價格預測模型稱到2025年比特幣可能達到100萬美元大關,加密貨幣分析師Alex Krüger認為該預測過度夸張。他表示,大家對該模型的關注超出了應有程度。該模型預測存在本質缺陷,用于跟蹤資產循環供應與每年生產量比的Stock-to-Flow(S2F)比率不是確定BTC長期發展方向的可靠工具。[2019/11/6]

露出馬腳

對于來自“Arbitrum”的過度熱情,該項目團隊即興奮又疑惑。

Peter是該GameFi團隊技術負責人,和只鉆研于技術開發的技術大牛不同,他也熱衷于炒幣,對于以太坊生態的狀態十分了解。在高興之余,他總覺得事情有些蹊蹺。由于都是行業里的資深人士,Peter和Echo經常與大生態有互動和業務關系往來,Peter感覺不同于以往他們積極擁抱合適的生態團隊,這次“Laneruhl Elizabeth”的催促,“Arbitrum”的“熱情”,總有點反向抱大腿的“嫌疑”。雖然他們的項目足夠優秀,但他們對于Arbitrum有如此的吸引力?Peter覺得可能還真不至于。

僅僅一次Zoom會議就定下來合作,也與往常的合作相比顯得有些草率。Peter表示:“這么大的生態,第一次會議就是全球CEO親自下場,在雙方沒有特別熟絡的關系面前,不合常理。”

而面對50萬美金這一遠超行業一般水準的Grant誘惑,Peter并沒有太過于興奮,他感覺事出反常必有妖。

為此Peter還專門查詢了全網“ArbiFarm”的公開信息,結果整個推特和搜索引擎卻無一痕跡。

Peter的認知中,大生態的項目總是謀定而后動,即將在6月份上線的“ArbiFarm”為何在5月的當下,卻沒有在Twitter中泛起一點水花。Peter將“ArbiFarm”項目的信息發到一些資深的Telegram炒幣群里,群友都表示對Arbitrum該項目不知情。 

“一個大生態的建設,應該是設立好一個準入標準,然后振臂一呼,各種生態伙伴紛紛前來提交申請,再從中篩選,這樣才是最快最高效,也是最有利于Marketing的一種建設方式。”更蹊蹺的是,本應遠在美國的Arbitrum團隊,線上的溝通交流時間居然和他們新加坡團隊一致。“難道他們都在亞洲嗎?"Peter疑惑。

騙子要騙什么?怎么騙?

Peter猜測貓膩可能就在KYC和跨鏈橋,該GameFi項目的代幣發行在BNB Chain上,需要跨鏈到Arbitrum之后才能注入到質押池中。對方在合同中也明確表示,跨鏈橋由甲方來提供。而跨鏈橋在最近幾年一直有著“黑客提款機”的戲稱,不難想象,他們完全可以通過留后門的方式,在代幣通過跨鏈橋轉入不多簽錢包之前,將全部代幣提走。

合同中明確表示,跨鏈橋由甲方來提供,pool也由甲方來建設,并且給到了乙方一些對應的權利,例如獲取代幣獎勵,合同左下角并帶有“Steven Goldfeder ”的簽名

帶著這樣的疑問,項目團隊想要再去驗證一下真偽。Edward提出,合同已經簽好,但是他們要秉承一個原則,代幣打到pool的動作,要發生在雙方推特官宣之后——這也是行業普遍采取的一種合作方式。

果然,這樣的提議被無情拒絕,其實在合同中就注明了,技術對接一定要發生在最前面。

針對Edward提議先進行社交媒體合作官宣,“Laneruhl Elizabeth”委婉拒絕,并表示如果你們團隊對這樣的合作方式不敢興趣,以后總能找到更好的合作方式,這不是一個強制性事情,“Arbitrum”仍然有很多合作伙伴

而Echo則對為什么“Steven Goldfeder”沒有進群進一步溝通提出了疑問,從始至終,除了一開始的Zoom會議,“Steven Goldfeder ”就在沒有出現。對方解釋說,“Steven Goldfeder ”并沒有Telegram賬號。 

好巧不巧,作為業內資深從業者,Echo有Steven Goldfeder 的Telegram聯系方式,而在Echo將真實的賬號發到群里之后,所謂“Arbitrum團隊”在群里的另一位名叫“Markus Carsten”工作人員卻矢口否認,并表示這可能是別人。 

針對Steven Goldfeder 的Telegram聯系方式,“Arbitrum團隊”在群里另一位工作人員“Markus Carsten”予以否認,并表示“Steven Goldfeder ”并沒有Telegram賬號,這可能是別人

到此,騙局已經難以為繼,在多次催促無果后,“Laneruhl Elizabeth”面對Peter的質問,默默退出了群組,上演了最后一出逼宮大戲。

“Arbitrum在群里另一位工作人員Markus Carsten”指責了Peter對“Laneruhl Elizabeth”的質問是一種粗魯行為,表示雙方的合作計劃將終止。不知道是否想通過要挾團隊的方式來逼迫就范,畢竟面對的是50萬美金的誘惑,很多人難以輕松割舍。在看到項目方無動于衷后,騙子團隊將之前聯系的推特賬號拉黑處理。

至此,這場精心編制的騙局算是告破。

事后復盤, Edward、Peter和Echo都覺得對方的騙局環環相扣,確實很具備迷惑性,尤其真假“Steven Goldfeder ”的戲碼十分精彩。但有一些破綻也是致命的,只要足夠小心謹慎,也不容易被騙子拖入泥潭。

Echo還發現一個漏洞,對方只通過官網郵箱發送了一次信息,而且郵箱官方報了地址存疑,只不過在當時,這個事情沒有引起大家的在意。后期Echo試著回郵件,回信并不能有效到達對方的地址,也意味著這是一個假地址。

Arbitrum聯合創始人兼 CEO Steven Goldfeder :這看起來像是一場騙局

鏈得得ChainDD采訪了Arbitrum聯合創始人兼 CEO Steven Goldfeder ,他表示,“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人(“Laneruhl Elizabeth”),這看起來像這是一個騙局”。

對于護照信息,Steven Goldfeder 也明確表示是偽造的,而針對假的Steven Goldfeder ,他表示,“這個人長的確實像我,或者是盜取了我的一段視頻。”Steven Goldfeder 給到了一個鏈接地址,他認為,騙子團隊可能是從博客的錄像中進行了錄屏。

Steven Goldfeder對所謂Arbitrum工作人員“Laneruhl Elizabeth”予以否認,并表示看起來像個騙子

Steven Goldfeder表示所謂Arbitrum工作人員“Laneruhl Elizabeth”提供的護照信息是偽造的

Steven Goldfeder 給到了一個鏈接地址,認為騙子團隊可能是從博客的錄像中進行了錄屏

該騙局對于受害者的選擇標準

由此回想,最早的Zoom會議所謂的網絡問題,就是騙子團隊步步為營的第一步棋子,可能通過錄屏或AI換臉的方式,通過聲音處理來配音,在項目團隊眼皮下上演了一波貍貓換太子的魔術戲法。而網絡卡頓,則成為了嘴形和聲音不同頻的有力借口。

這也是這場騙局中最精彩的部分,有模有樣的白皮書,官方后綴的郵箱地址,“Steven Goldfeder 的閃亮登場”,護照信息的博取信任,生態新項目共建的誘惑,一擲千金的豪情,環環相扣,共同編織了這場騙局。

當然,不存在完美的犯罪,再華麗的騙局,也都有破綻。 

比如,類似于Arbitrum這樣的大生態系統,內部一般都有著嚴格的規范和流程,而騙子為了能夠獲取信任和行騙成功,顯示出過分的熱情,認可和一些足以令人心動的獎勵。不斷催促快速推進合作,意圖縮短對方的思考時間;以及其提出的所謂重金Grant,遠遠超出行業的一般規范。

另外,時區的問題,美國團隊的亞洲作息,CEO沒有Telegram賬號,都是蛛絲馬跡。

而這些詐騙團隊,多瞄準一些有一定知名度,已經上幣并具備一定流動性的Crypto項目。

一是方便得手后迅速套現,二是該類項目對于大生態有訴求,三是該類項目傾向于大生態的Grant支持,四是一般團隊對于英文口音差別的不敏感,文化差異帶來的疏離感,容易蒙混過關。

最近,由于市場開始回暖,L2生態,比特幣生態開始出現的熱點苗頭,一些項目方開始發力,而騙子也開始蠢蠢欲動。前不久,就有詐騙團伙制造了虛假的 FOUR 代幣并使用 0xac82 開頭地址偽裝成孫宇晨,通過購買大量欺詐代幣 FOUR 并將它們轉移到交易所來誘導追盤的人;類似于這樣的詐騙行為層出不窮,貔貅盤,旁氏騙局等等,身處幣圈名利場,離錢很近,也離人心底深不可及的欲望很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總會充滿爾虞我詐,滿紙荒唐的故事。越是在金錢永不眠的地方,越是無休止的欲望溝壑難填。

鏈得得

個人專欄

閱讀更多

金色薦讀

金色財經 善歐巴

迪新財訊

Chainlink預言機

區塊律動BlockBeats

白話區塊鏈

金色早8點

Odaily星球日報

MarsBit

Arcane Labs

Tags:ARBRBIARBIBIT2G Carbon CoinArbitrage Analysis Beyond CommoditySHARBIbitcoin交易所排名

DOGE
MemeCoin革命:用最戲謔的方式 講最動聽的故事_MEM

來源:Coinmonks加密貨幣的世界在不斷發展和擴大,每天都有新的代幣被創造。MemeCoins(模因幣)是當下最熱門的成員之一,它是幽默+加密的獨特而有趣的組合.

1900/1/1 0:00:00
只保護美國儲戶 硅谷銀行“亞洲客戶”實慘 存款一夜歸零_DIC

在硅谷銀行倒閉之初,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等監管機構信誓旦旦地承諾“保護所有儲戶的存款”,“美國銀行系統非常強大”。 但FDIC食言了。 華爾街日報近日報道稱.

1900/1/1 0:00:00
那個用1萬枚比特幣買披薩的男人_比特幣

作者:金色財經maxwells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比特幣披薩節。5月22日披薩節,是幣圈最大meme之一。這一節日來自那個用1萬枚比特幣購買兩塊披薩的男人,Laszlo Hanyecz.

1900/1/1 0:00:00
律師觀點:華語區受害者和機構跨國追償中的難點和解決方案_FTX

身邊多少人,只用了2-3年時間, 完成了人生的巨大蛻變: 從lowest of lowest,到highest of highest -從中關村創業大街.

1900/1/1 0:00:00
“營銷專家”Richard再創業 PulseChain為何能一周5億TVL_CHA

PulseChain為何能一周5億TVL,了解PulseChain異軍突起背后的故事。區塊鏈上的資金從2021年以來開始下降,新公鏈難以吸引大量資金.

1900/1/1 0:00:00
zkEVM VS zkVM:一字之差 天壤之別_ISC

作者:RISC Zero 高級工程師 Erik Kaneda ;編譯:Maxlion本文將對比 zkEVM 和 zkVM 在技術上的差異.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