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交易所 以太幣交易所
Ctrl+D 以太幣交易所
ads
首頁 > MATIC > Info

鄒傳偉:區塊鏈應用于金融交易后處理的邏輯和機制_TOKEN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本文解析了區塊鏈在金融貿易中的機制和原理。要理解區塊鏈在主流金融領域的應用,金融交易后處理是一個必須研究清楚的問題。此問題也是理解央行數字貨幣和全球穩定幣應用于金融交易場景的關鍵。本文在簡單介紹中央證券存管、證券結算系統和支付系統等金融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先討論資金和證券Token化的經濟學邏輯,再分析區塊鏈應用于金融交易后處理的機制。

本文關鍵詞:區塊鏈、金融交易后處理、清算、結算、券款對付

引言

央行數字貨幣和以Libra為代表的全球穩定幣體現了區塊鏈在貨幣和支付領域的應用,已成為備受關注的前沿問題。全球穩定幣和央行數字貨幣除了應用于支付場景以外,也應用于金融交易場景。金融交易場景盡管受到的關注較少,但重要性一點也不低,而理解它的關鍵是區塊鏈應用于金融交易后處理。

金融交易后處理包含從交易完成到最終結算之間的過程,核心是證券和資金的清算和結算。在本文中,證券指可交易的金融資產,證券被發行以向投資者募集資金;資金指電子化的中央銀行貨幣和商業銀行存款等支付工具;最終結算指證券和資金不可撤銷和無條件完成轉移的時刻。金融交易后處理既針對證券,也針對資金。如果資金也用區塊鏈處理,金融交易后處理就自然涉及央行數字貨幣和全球穩定幣。日本銀行與歐央行合作的Stella項目、新加坡金管局的Ubin項目和加拿大銀行的Jasper項目等都包含針對區塊鏈應用于金融交易后處理的試驗。不僅如此,用區塊鏈處理證券和用區塊鏈處理資金遵循相同的經濟學邏輯,都是用區塊鏈的Token范式替代賬戶范式。

因此,要理解區塊鏈在主流金融領域的應用,金融交易后處理是一個必須研究清楚的問題。這方面已有很多有價值的工作。2015年,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推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私募股權交易平臺Linq。2016年,上海票據交易所籌備組、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籌備組聯合若干商業銀行進行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原型系統開發,實現了基于區塊鏈的數字票據全生命周期的登記流轉交易和基于數字貨幣的券款對付結算功能。2018年,世界銀行發行全球第一個使用區塊鏈創建和管理的債券Bond-i。2019年,美國證券托管結算公司提出Token化證券的交易后處理原則。

區塊鏈應用于金融交易后處理,既涉及對區塊鏈的理解,更涉及對金融基礎設施的理解,不易研究清楚。隨著金融基礎設施一線專家的重視,已出現一批高質量的專業文獻。

·2017年,國際清算銀行的支付與市場基礎設施委員會針對分布式賬本在支付、清算和結算中的應用提出了一個分析框架。

·姚前討論了基于分布式賬本的金融基礎設施,特別是中央證券存管、證券結算系統、支付系統和中央對手方在分布式賬本下的新形態。但因為篇幅限制,他沒有展開討論區塊鏈應用于金融交易后處理中的一些關鍵問題。

·2019年底以來,CPMI有三篇研究報告從不同角度討論分布式賬本對支付和證券結算的影響。CPMI討論了批發結算Token,但其中的經濟學邏輯對用區塊鏈處理資金和證券都是適用的。

·在2020年3月《BIS季刊》中,Bench和Hancock討論了未來的支付體系,Benchetal.討論了未來的證券結算體系。

將這些研究報告綜合起來,可以看到區塊鏈應用于金融交易后處理的概貌和核心問題。這正是本文的寫作目標。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簡單介紹金融交易后處理的核心組成部分,第三部分討論資金和證券Token化的經濟學邏輯,第四部分討論區塊鏈應用于金融交易后處理的關鍵機制,第五部分是小結。

鄒傳偉:數字貨幣存在于互聯網上,天然是跨境的:11月23日舉行2020卓越競爭力金融峰會,萬向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鄒傳偉出席會議并發言。關于現金的核心的特征,他表示有三點:第一,現金上不會記錄誰持有過它,第二,現金是一個門檻很低的東西,任何人都可以去使用它,第三,現金是一個點對點交易,不需要第三方人在場做見證。我們希望通過數字貨幣能保有現金的這些特征,同時也希望能超越現金。因為現金用起來還是物理化的東西,數字貨幣存在于互聯網上,使用會非常方便。而且像數字貨幣天然是跨境的,這點是目前現金、銀行卡不具備的一個特征。[2020/11/23 21:47:08]

金融交易后處理的核心組成部分

這一部分為后文做鋪墊,因為只有了解金融交易后處理的核心組成部分,才能分析區塊鏈應用于金融交易后處理的必要性與合理性。

早期證券采取實物形式,是紙質憑證,有無記名證券和記名證券之分。

無記名證券無須在發行人處登記注冊,持有人即為受益人,有和現金一樣的匿名性。沒有人或機構記錄無記名證券的持有人信息,但無記名證券一旦丟失、被盜或被毀壞,持有人一般會遭遇完全的損失。無記名證券轉讓無需背書,交易也和現金一樣。交易雙方只要確認無記名證券的真實性,就能完成交易并交割證券,而無需第三方受信任機構協助。在完成清算和交收后,無記名證券交易過程即告結束。美國財政部在1986年以前曾長期發行紙質無記名國債。我國從1950年代發行的經濟建設公債和從1981年起發行的國庫券都是無記名國債。但無記名證券的監管難度較大,包括偽造、洗錢和逃漏稅等問題。

圖1:美國紙質無記名國債

記名證券是目前實物證券的主要模式,遵循直接持有模式。根據香港交易所,投資者持有實物證券,直接行使名下證券的權利,沒有托管風險,證券的所有權直接登記于證券發行人的登記冊。證券買賣后的交收需要交送實物憑證。1986年11月14日,鄧小平送給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長約翰?范爾霖的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就屬于記名證券。目前,我國和澳大利亞已沒有實物股票,美國、香港、新加坡、韓國和印度等國家或地區仍有實物股票,但在交易前必須非實物化。因為實物證券的保存和交收對投資者意味著高昂成本和風險,投資者通常會將實物證券交由托管機構代為持有,這就衍生出間接持有模式。

圖2:約翰?范爾霖獲贈的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要理解主流的證券持有模式,必須理解CSD的功能和運作模式。CSD使證券非實物化,使證券成為CSD賬戶中的電子記賬科目,進而使證券非流動化,使證券交易不涉及紙質憑證的物理交割。CSD主要承擔三項功能:一是認證,公正并受信任地維護已發行證券的記錄;二是結算,將證券的所有權從賣出方轉給買入方;三是賬戶維護,建立并更新證券的所有權記錄。

在間接持有模式中,投資者通過代理人持有證券,證券登記冊上顯示的是代理人之名而非投資者之名。根據香港交易所,間接持有模式可以細分為單層持有模式和多層持有模式。在單層持有模式中,投資者為CSD的直接參與者,CSD為其參與者管理代理人賬戶。在多層持有模式中,最高一層通常為CSD,其下各層有各類金融服務提供者以投資者的代理人身份行事。

圖3:間接持有模式的代理人賬戶架構

不同國家和地區在證券持有模式上差異很大。我國主要是直接持有模式。投資者需要在中國結算實名開立證券賬戶,開戶程序可以通過獲授權的證券公司辦理。投資者的證券賬戶由總賬戶及關聯的子賬戶組成。賬戶采取實名制,且有獨一無二的識別碼。中國結算負責維護投資者的證券賬戶資料及證券發行人的股份登記冊。投資者所持股份由證券公司代為托管,證券公司本身持有及代客戶持有的股份均存記于中國結算。我國的代理人賬戶僅限于通過香港代理人在“滬深港通”下持有股票的境外投資者。而美國和印度是間接持有模式,香港、新加坡和韓國等兼有直接和間接持有模式的特征,都有代理人賬戶。代理人賬戶的存在,降低了對CSD的信息要求,但證券所有權信息“碎片化”,對賬難度較大。

現場 | 萬向鄒傳偉:需要在去信任環境中引入信任:金色財經現場報道,10月28日,第六屆區塊鏈全球峰會的數字金融主題論壇于上海開幕,論壇上,萬向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鄒傳偉演講表示,DeFi是針對金融功能模塊構建的,包含支付清結算、聚集資源、跨時空轉移資源、管理風險、提供信息、解決激勵等。DeFi是一個離散時間金融,DeFi的頻率由公鏈時間決定,而出塊時間是一個隨機變量,離散時間決定鏈活動效率、價格發現等。以出塊時間為時間單位,可以把利息理論引入DeFi,這是對DeFi進行定量分析的基礎。但因為TPS有限制,DeFi需要拉長付款周期,更需要精確計算利息,

區塊鏈雖是去信任化的,但地址是匿名的,沒有身份和信譽,這顯示了開放性,但會導致作出承諾需要超額抵押。而因為超額抵押,DeFi借貸的風險定價效率很低,最終需要在去信任環境中引入信任,用信任消減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例如地址與鏈外身份和信譽關聯,例如公鏈內重復博弈等。[2020/10/28]

完整的證券交易流程可以分為兩個環節。第一環節是交易,也就是證券買賣,需要一個中心化中介機構或多個中介機構來匹配買賣指令。比如,股票報單和撮合在交易所完成。第二個環節是交易后處理,分為清算和結算。清算主要是計算交易有關各方的證券和資金償付義務,一些償付義務會被抵消或軋差。清算也包括將交易信息發到第三方機構處對賬,并確認要結算的對象。結算指按照協議轉讓證券和資金的所有權,分為付券端和付款端。其中,付券端指將證券從證券賣出方轉到證券買入方,付款端指將資金從證券買入方轉到證券賣出方。

付款端涉及PS。PS指一組工具、流程和規則,以在兩個或多個交易者之間轉移資金。支付分為批發支付和零售支付。批發支付發生在金融機構之間,與金融機構之間的證券和外匯交易,金融機構與CCP之間交易,以及金融機構之間融資有關。零售支付則與消費者和商業機構對商品和服務的購買有關,包括個人對個人、個人對商業機構、商業機構對個人和商業機構對商業機構。

不管是批發支付還是零售支付,都有前端和后端之間。前端包括:一是資金來源,比如銀行賬戶;二是發起支付的服務渠道,比如零售支付App;三是支付工具。后端包括:一是清算,指支付指令傳輸和對賬過程,有時也包括結算前的交易確認;二是結算,指轉移資金以解除兩方或多方之間的償付義務。

在PS中有三種主要結算方式。第一種是實時全額結算,指逐筆全額結算支付指令。RTGS效率高,降低了支付有關各方的信用風險,但對流動性的要求更高。第二種是延遲凈額結算,指對支付指令軋差后凈額結算。DNS能節約流動性,但軋差和結算都需要一定時間。DNS有結算風險,體現在兩個維度:一是信用風險,指收款方或付款方的支付服務商在結算完成前違約造成的風險;二是流動性風險,指收款方可能延遲收到資金的風險。第三種是RTGS和DNS的混合模式。比如,如果付款方的PSP沒有足夠資金執行RTGS,PS提供流動性節約機制,將付款指令與其他支付指令軋差后才結算。

在幾乎所有國家,批發支付都用RTGS,并且RTGS系統通常由中央銀行所有并管理。在RTGS系統中,如果金融機構賬戶余額不足,可能造成支付指令阻塞,為此中央銀行會為金融機構提供日間信用額度。零售支付之前通常用DNS。

結算的一個主要風險是本金風險,指因為資金支付與證券交割不同步,導致賣出方交付證券后無法獲得資金,或者買入方支付資金后無法獲得證券的風險。因此,金融交易后處理強調DvP原則——證券交割當且僅當資金支付。取決于付券端和付款端是全額結算還是軋差后凈額結算,共有三種DvP模式:一是DvP模式1,指證券和資金都是逐筆全額結算;二是DvP模式2,指證券逐筆全額結算,而資金軋差后凈額結算;三是DvP模式3,指證券和資金都是軋差后凈額結算。

鄒傳偉:數字人民幣在核心系統沒有使用區塊鏈技術:近日,萬向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鄒傳偉在澎湃新聞的問吧欄目中表示,數字人民幣作為人民幣現金的“升級”版,會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民幣現金,但不會完全取代。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發行和管理人民幣現金,因為人民幣現金的持有和使用是真正的“零門檻”,不需要依靠智能手機。數字人民幣在核心系統沒有使用區塊鏈技術,但吸收了區塊鏈技術的關鍵特征。[2020/10/19]

圖4是一個典型的金融交易后處理流程。

圖4:金融交易后處理流程

資金和證券Token化的經濟學邏輯

Token化的一般邏輯

正式討論前有必要先厘清三個概念:賬戶、Token和賬本。在本文中,賬戶對應Account。比如,證券記錄在CSD賬戶中,而電子化的中央銀行貨幣記錄在中央銀行存款準備金賬戶中,商業銀行存款記錄在商業銀行存款賬戶中。這些都是賬戶范式下的價值表達方式,資產的所有權和交易記錄都由中心化的賬戶管理者維護和更新。Token作為數字憑證,是另一種價值表達方式。賬戶范式和Token范式之間的比較可見鄒傳偉。賬本對應Ledger,記錄資產所有權和交易,可以采取賬戶范式,也可以采取Token范式。

鄒傳偉討論了資金和證券Token化應遵循的規則。Token在存在形態上是一段計算機代碼,沒有任何內在價值。Token的價值來自于所承載的資產,需遵循三個規則。一是1:1發行規則。Token發行機構基于標的資產按1:1關系發行Token。用戶給Token發行機構1單位標的資產,Token發行機構就給用戶發行1單位Token。二是1:1贖回規則。用戶向Token發行機構退回1單位Token,Token發行機構向用戶返還1單位標的資產。在前兩個規則下,Token發行機構確保Token與標的資產之間的雙向1:1兌換。三是可信規則。Token發行機構必須定期接受第三方審計并充分披露信息,確保作為Token發行儲備的標的資產的真實性和充足性。在這三個規則的約束下,1單位Token代表了1單位標的資產的價值,賬本中每個地址的Token數量就記錄資產所有權信息,而地址之間的Token轉移記錄了資產交易信息。在Token有二級市場交易時,Token市場價格可能偏離標的資產的價值,但市場套利機制會驅動價格向價值回歸。一旦這三個規則沒有被全部嚴格遵守,市場套利機制的效果就會減弱,Token價格會與標的資產的價值脫鉤,但不一定完全脫鉤。

資金的Token化

CPMI用下圖來說明批發結算Token的機制設計,步驟如下:1.銀行A為購買Token,向Token安排賬戶轉入資金;2.Token安排賬戶余額增加,觸發Token發行者新發行等量Token;3.新發行Token轉給銀行A;4.銀行A轉Token給銀行B,這個轉讓是點對點的;5.銀行B贖回Token時,將一定數量的Token轉回Token發行者;6.Token贖回觸發Token安排賬戶轉出等量資金;7.這些資金轉入銀行B的賬戶。圖5顯示了批發結算Token的發行、轉讓和贖回機制,體現了1:1發行和1:1贖回這兩個規則。圖5左邊是賬戶范式下的操作,右邊是Token范式下的操作,說明兩個范式之間應該有互操作性,即不同系統或機制之間在技術和法律上的兼容性。圖1的機制對資金的Token化普遍適用,不限于批發結算場景。

圖5:批發結算Token的機制設計

根據姚前對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原型系統的設計,為保證數字貨幣發行和回籠不改變中央銀行貨幣發行總量,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和數字貨幣之間有等額兌換機制——在發行階段,中央銀行扣減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至數字貨幣發行基金,并等額發行數字貨幣;在回籠階段,中央銀行等額扣減數字貨幣發行基金至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并注銷數字貨幣。如果將圖5中的Token安排賬戶理解成數字貨幣發行基金,把Token發行者理解成中央銀行,圖5實際上很好地描述了姚前的設計。另外,如果將圖5中的Token安排賬戶理解成Libra法幣儲備池,銀行A和B理解為Libra授權經銷商,Token發行者理解為Libra聯盟,圖5也符合Libra的設計方案,只不過授權經銷商和法幣儲備池之間的交易單位是一籃子貨幣。

萬向區塊鏈鄒傳偉:數字人民幣仍面臨三大挑戰:萬向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鄒傳偉表示,展望未來,數字人民幣仍面臨如下挑戰。一是客戶使用體驗和接受度,能不能真正用起來,二是數字人民幣系統的安全和效率,能不能支持十四億中國人使用,三是數字人民幣能否發揮其天然便于跨境支付的特點,走出國門應用。(經濟參考報)[2020/9/24]

證券的Token化

前文討論了資金Token化的經濟學邏輯,這個邏輯對證券Token化也適用。用Token代表證券時,既可以用Token代表已有證券,也可以新發行Token形式的證券。要理解Token化證券,最好方式是將其與存托憑證相比較。Ubin項目和Jasper項目在介紹資金和證券Token化時,就直接用存托憑證這個概念。

存托憑證是在一國證券市場發行流通,代表境外公司有價證券的可轉讓憑證,每個存托憑證代表一定數量的基礎證券。存托憑證業務中有兩個核心機構:一是存托機構,作為存托憑證的名義發行人和存托憑證市場中介,為存托憑證投資者服務,包括存托憑證的發行、注冊、過戶和注銷等;二是托管機構,是存托機構在基礎證券發行國安排的銀行,負責托管存托憑證所代表的基礎證券。存托憑證按基礎證券是新增發行還是已有存量,分為融資型和非融資型的。

存托憑證可以與基礎證券進行跨境交易。在境內投資者向境內經紀商發出購買存托憑證的指令后,境內經紀商可以選擇在境內市場買入存托憑證,也可以通過境外經紀商在境外市場買入基礎證券,經存托機構轉換成存托憑證后賣給境內投資者。在境內投資者向境內經紀商發出賣出存托憑證的指令后,境內經紀商可以選擇在境內市場賣出存托憑證,也可以通過境外經紀商在境外市場賣出基礎證券,同時存托機構注銷等量存托憑證。因為跨境交易形成的套利機制,存托憑證與基礎證券之間一般不會出現較大的價格差異。

圖6:區塊鏈存托憑證

Token化證券可以視為區塊鏈存托憑證或數字存托憑證,只不過主流存托憑證打通的是境外證券和境內投資者,區塊鏈存托憑證打通的則是同一證券的賬戶形態和Token形態。存托機構在證券Token化中居于核心地位。存托機構按照存托協議的約定持有基礎證券,委托托管機構托管,并在區塊鏈上簽發代表基礎證券的Token憑證。不難看出圖5和圖6之間的同構關系:Token安排賬戶對應著存托機構的證券賬戶,Token發行者對應著存托機構。存托機構可以是商業銀行或證券公司,也可以是證券交易所或CSD。如果CSD擔任存托機構,就是姚前說的CSD與SSS融為一體的情況。

以上討論了資金和證券Token化的經濟學邏輯。應該說,這個邏輯并不復雜,但法律問題復雜得多。CPMI提出,要研究Token持有者的法律權利,以及Token持有者、Token發行者與Token的儲備資產之間的關系。比如,Token持有者是對Token發行者有索取權,還是對Token的儲備資產有索取權?如果是后者,Token持有者是作為個體還是作為一個整體對儲備資產有索取權?這會造成不容忽視的合規風險和操作風險。對賬戶范式下的金融交易后處理,已有長期探索和研究,建立了一系列風險緩釋和管理機制,而Token化證券的法律基礎仍有待研究。

區塊鏈應用于金融交易后處理的關鍵機制

必要性與合理性分析

區塊鏈應用于金融交易后處理是從賬戶范式到Token范式的轉換。但僅靠范式轉換不足以支持在金融交易后處理中引入區塊鏈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關鍵要證明區塊鏈能提高效率,降低風險,并保留目前模式的優點。

哈佛梅森學者鄒傳偉:目前核心問題是區塊鏈內外的交互:今日鄒傳偉博士在五道口校友群分享看法表示,區塊鏈涉及的問題很多,但區塊鏈要對現實世界的人類經濟社會活動產生影響,目前面臨的一個核心問題(或核心障礙)是資產、交易和信息在區塊鏈內外的交互。因為“區塊鏈外的信用體系,完全不同于區塊鏈內的去信任環境,甚至是兩個不太相關的問題。”[2018/3/3]

在證券的間接持有模式中,一筆交易涉及多個中介機構,比如CSD、托管機構、交易所和經紀商等。每個中介機構都使用自己的系統來處理、發送和接收交易指令、核對數據以及管理差錯等,并維護自己的交易記錄。每個中介機構使用的數據標也準都不統一。這些都會產生大量成本,并增加中介機構之間對賬的難度。這些問題在證券多層持有時更為明顯。

如果CSD的結算和賬本維護功能通過區塊鏈來實現,那么的CSD與SSS融為一體,所有市場參與者共享一個賬本,將帶來以下好處:一是通過分布式、同時化和共享的證券所有權記錄來簡化和自動化交易后處理工作,降低CSD和各種中介機構在后臺對賬和確認交易細節信息的工作量;二是縮短結算所需時間,減小結算風險敞口;三是因為交易有關信息由交易雙方共享,能促進自動清算;四是縮短托管鏈,使投資者可以直接持有證券,降低投資者承擔的法律、運營風險以及中介成本;五是可跟蹤性好,透明度高;六是去中心化、多備份能提高系統安全性和抗壓性。最后,Token化證券的持有者可以通過智能合約編程,對證券進行自動化管理,以實現靈活的風險轉移、對沖和資源配置等功能。賬戶體系也能對證券進行自動化管理,但由中心化的賬戶管理者實現,而Token化證券則把自動化管理能力下放到證券持有者。對Token的可編程性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鄒傳偉。但Bechetal.認為自我執行合約可能引發風險傳染和放大順周期性。

Token化證券要實現以上好處,需滿足以下前提:一是CSD很好地履行認證功能,確保已發行證券信息的真實性。二是區塊鏈上的記錄有法律效力,第三部分已指出這個問題。三是區塊鏈能保證結算的最終性。這個問題對聯盟鏈難度不大,但一些公鏈因為存在分叉的可能性,只能在概率意義上保證結算的最終性。四是能實現DvP。五是能有效處理差錯和例外情況,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征客觀上增加了這個問題的難度。六是在可能有多方參與驗證的情況下,確保交易信息的保密性。七是運營層面的問題,包括身份管理、系統可拓展性以及與現有流程和基礎設施的互操作性。接下來先討論第五至七點,再討論第四點。

賬本管理問題

Benchetal.提出從以下維度理解賬本管理問題。第一個維度是誰有權驗證賬本。在賬戶范式下,只有中心化的賬戶管理者有驗證權,它們的信譽和權威非常重要。比如,在支付中,商業銀行驗證存款賬戶所有者的身份;在證券交易中,CSD驗證證券賬戶所有者的身份。而在Token范式下,理論上任何人都可以驗證Token交易是否符合事先定義的算法規則。可以把前者稱為基于機制設計的信任,把后者稱為基于技術的信任。

第二個維度是誰有權更新賬本,存在兩種情形。一是無需許可的,理論上任何節點都可以驗證交易并更新賬本,通過共識算法決定在某一時點上由哪個節點行使這一權利。二是需要許可的,只有受信任的機構才可以驗證交易并更新賬本。如果只有一個節點可以更新賬本,那就與賬戶范式無異。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Token范式也有價值。比如,人民銀行的DC/EP原型系統可能使用基于UTXO模式的中心化賬本。這個中心化賬本體現為數字貨幣發行登記系統,由中央銀行維護。因為中央銀行的信用顯著高于商業銀行和其他私營機構,沒必要在DC/EP中引入分布式信任機制,所以DC/EP使用中心化賬本是有道理的。

第三個維度是誰有權使用賬本,存在兩種情形。一是公共的,任何人或機構都可以發起交易。二是私有的,只有受信任的人或機構可以發起交易。這種情形與賬戶體系中的權限管理類似。

第四個維度是誰有權查看賬本,存在兩種情形。一是非等級的,任何人或機構都擁有賬本的完全備份,并獲知賬本內的全部信息。二是等級的,只有部分人或機構才擁有賬本的完全備份。

DvP可行性問題

一些項目測試了區塊鏈應用于金融交易后處理能否實現DvP。這個問題的復雜性在于,對金融交易后處理的付券端和付款端,既可以用Token范式,也可以用賬戶范式,共有四種不同組合。表1說明,每種組合都能找到對應的項目。

表1:對區塊鏈應用于金融交易后處理的試驗

表1中值得特別說明的是付券端和付款端都用Token范式的組合。根據姚前介紹,在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中,對數字票據的資金結算設計了兩套方案:一是鏈外清算,即采用RTGS清算;二是鏈上清算,即通過央行數字貨幣進行結算。試驗結果發現,央行數字貨幣的引入大幅簡化了票據交易流程,可實現自動實時的DvP、監控資金流向等功能。而如果采用鏈外清算,則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票據優勢將大幅縮水,與傳統電子票據系統差異不大。這說明,證券Token化后,必須配合資金Token化,才能發揮區塊鏈在金融交易后處理中的潛力。

付券端和付款端都是Token范式這個組合存在兩種情形:一是付券端和付款端使用同一個Token體系,稱為單賬本DvP。對單賬本DvP,資金和證券記錄在同一賬本。兩個交易對手方各自確認交易指令之后,原子結算智能合約可以協調清算和結算,使得證券和資金同時完成轉讓。Jasper項目和Stella項目認為,DvP模式1在這個情形下可行。因此,需要看到在去中心化環境下軋差后凈額結算的難度比較大。

圖7:付券端和付款端都是Token范式時的DvP模式

二是付券端和付款端使用兩個不同的Token體系,稱為跨賬本DvP。對跨賬本DvP,資金和證券記錄在兩個不同的賬本,需要賬本之間存在某種機制將兩種資產的交易聯系起來,有兩種可能方法。第一種是由一個中心化機構在兩條區塊鏈上協調證券和資金的轉讓。第二種是由哈希時間鎖協議。但能否在所有場景下都實現DvP仍是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Jasper項目認為,跨鏈結算可能有本金風險。Stella項目測試發現,使用HTLC的跨賬本DvP可能發生結算失敗,并導致兩種不同結果。第一種結果是資金和證券被退還給各自原始持有人,兩個交易對手方都不會承擔太大風險,但會面臨重置成本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第二種結果是資金和證券都會被一個交易方獲得,另一方會承擔較大的本金風險。

總結

本文在總結關于區塊鏈應用于金融交易后處理的文獻的基礎上,試圖回答下列問題:在區塊鏈上發行和交易證券是什么原理?央行數字貨幣怎么應用于金融交易場景?區塊鏈應用于主流金融領域會是什么形式?應該說,本文的回答非常初步。對區塊鏈應用于金融交易后處理,還有大量的經濟學、技術、法律和商業拓展問題需要研究。

第一,資金和證券Token化的經濟學邏輯不復雜,但法律問題尚無清晰答案,主要體現為Token持有者的法律權利,以及Token持有者、Token發行者與Token的儲備資產之間的關系。

第二,區塊鏈應用于金融交易后處理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目前分析表明,在證券的間接持有模式中引入區塊鏈,有助于縮短托管鏈條,降低對中介機構的依賴,簡化對賬工作量,從而縮短結算流動并提高結算效率。這些改進對證券多層持有更為明顯。但在我國資本市場這樣的直接持有模式中,區塊鏈的改進作用還有待測試。

第三,我國在數字票據交易平臺的試驗表明,證券Token化后,必須配合資金Token化,才能發揮區塊鏈在金融交易后處理中的潛力。因此,區塊鏈應用于金融交易后處理,央行數字貨幣是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

第四,區塊鏈會為金融交易后處理帶來新的問題,包括但不限于:1.結算的最終性;2.有效處理差錯和例外情況;3.在去中心化環境下軋差后凈額結算的可行性;4.跨賬本DvP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Bech,Morten,andJennyHancock,2020,“InnovationsinPayments”,BISQuarterlyReview,March2020.

Bech,Morten,JennyHancock,TaraRice,andAmberWadsworth,2020,“OntheFutureofSecuritiesSettlement”,BISQuarterlyReview,March2020.

CommitteeonPaymentsandMarketInfrastructures(CPMI),2017,“DistributedLedgerTechnologyinPayment,ClearingandSettlement:AnAnalyticalFramework”,BankforInternationalSettlements(BIS).

CommitteeonPaymentsandMarketInfrastructures(CPMI),2019,“WholesaleDigitalTokens”,BankforInternationalSettlements(BIS).

DTCC,2019,"GuidingPrinciplesforthePost-TradeProcessingofTokenizedSecurities".

LibraAssociation,2019,"AnIntroductiontoLibra",https://libra.org/en-US/white-paper/#the-libra-currency-and-reserve

香港交易所,2020,《證券持有系統與“穿透式”市場監管的國際經驗》

姚前,2018,《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原型系統實驗研究》,《軟件學報》2018年第29卷第9期

姚前,2019,《基于區塊鏈的新型金融市場基礎設施》,《中國金融》2019年第23期

鄒傳偉,2019a,《區塊鏈與金融基礎設施——兼論Libra項目的風險與監管》,《金融監管研究》2019年7期

鄒傳偉,2019b,《對人民銀行DC/EP的初步分析》,《新金融》2019年12期

鄒傳偉,2020,《區塊鏈如何成為大規模價值結算協議?》,萬向區塊鏈研究報告2020年第13期,https://www.chainnews.com/articles/616670868280.htm

附注:

作者感謝董屹博士和孫立林先生的修改意見。

https://www.worldbank.org/en/news/press-release/2018/08/23/world-bank-prices-first-global-blockchain-bond-raising-a110-million

該股票的原持有者是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周芝石,范爾霖親自去靜安證券業務部辦理過戶。

為香港交易所的圖2。

Fnality是一個由15家金融機構組成的聯盟,計劃發行與加元、歐元、日元、英鎊和美元掛鉤的穩定幣。

TARGET2的全稱是泛歐實時全額自動結算系統,是歐元的RTGS系統。

End

本文鏈接:https://www.8btc.com/media/606727

轉載請注明文章出處

Tags:TOKENTOKKENTOKEEndgame TokenAIDUS Token下載imtoken錢包Pear Token

MATIC
比特幣、以太坊早間驚現“金箍棒”,上下掃盤之后會回歸正軌嗎?_比特幣

2020年6月9日周二農歷四月十八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易天說。專注從K線形態角度摸索市場動向分析行情走勢,觀點明確,一針見血,爭取為廣大幣友傳遞最有價值的幣市信息.

1900/1/1 0:00:00
WBF Telegram社群10日紅包大派送!_USD

尊敬的用戶: 為了感謝所有新老用戶長期以來對WBF的支持,WBF特開展“WBFTelegram社群紅包派送”活動,紅包派送時間長達10天.

1900/1/1 0:00:00
BTC6.10早間行情分析_ETF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市場風云,變幻莫測,定其心,觀其勢,謀定而后動,不亂于心,不困于情,運籌帷幄之中,方能決勝千里之外。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取己所需,不貪婪,不好戰,收放自如,穩操勝券.

1900/1/1 0:00:00
關于HomiEx上線JT的公告_OMI

親愛的用戶: HomiEx紅米交易所將上JT/USDT交易對,具體時間安排如下。開放交易時間:6月10日20:00(UTC8)JubiToken項目介紹:JT為JubiToken的簡稱,昵稱“雞.

1900/1/1 0:00:00
幣生貿富:BTC6.9晚間行情解析 上方壓力看一萬 突破口看9900多頭

幣生貿富:BTC6.9晚間行情解析上方壓力看一萬突破口看9900多頭坐著盈利幣生貿富:沒有不好的行情,只有不好的操作.

1900/1/1 0:00:00
CoinBene滿幣上線 Blockchain Reputation(BR)的公告_COIN

尊敬的用戶: CoinBene滿幣將于2020年3月26日11:00(GMT8)上線BR,支持BR/USDT交易對,邀您體驗.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