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交易所 以太幣交易所
Ctrl+D 以太幣交易所
ads
首頁 > Uniswap > Info

比特幣:過去與未來_比特幣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繼上文深入分析了對比特幣的四種不同愿景之后,兩位作者繼續對比特幣的發展進行了探討。

另外,本文寫于2018年5月,一些描述可能不同于目前的情況。

MuradMahmudov、AdamTaché文

本文由幣信研究院原創編譯,原文鏈接:

https://hackernoon.com/bitcoin-past-and-future-f2feba1f419d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幣信或幣信研究院的觀點或立場。

本文約11000字,閱讀全文需約25分鐘。

//前言//

本文是《比特幣的多面性》的續作,上文討論了比特幣的四種思想流派。本文將通過討論權衡、社區內的哲學劃分和所提出的系統的預期行為來分析這些觀點。

//索引//

作為貨幣的比特幣

全節點和礦工在比特幣和比特幣現金中的角色

提出“中本聰的原始愿景”

SPV的作用

隔離見證

比特神教

上層系統和山寨幣

//作為貨幣的比特幣//

比特幣給了我們機會去重塑黃金,甚至給了我們機會去為數字化的未來重新思考貨幣。許多經濟學家認為,評估物品的貨幣性程度可能更為合適。根據這種想法,某個物品并非要么是貨幣,要么不是貨幣;相反,許多物品都可以發揮貨幣的作用,有些物品可以比其他物品更有效地發揮作用。在許多方面,比特幣具有高度的貨幣性。它們比黃金和政府法幣更便攜、更耐用、更易分割和更稀缺。

截至今天,比特幣可以被最好地描述為具有貨幣屬性的數字商品。根據比特神教教徒對貨幣歷史的解釋,一種新的、稀缺的貨幣形式很可能大致沿著以下方式發展:

收藏品

價值存儲

交換媒介

記賬單位。

“比特幣是數字現金”這種觀點的支持者認為,在一開始,使用就應該優先于價值儲存,并且,應該優先考慮通過讓支付盡可能地便宜,讓比特幣在成為價值存儲之前首先獲得交換媒介的角色。

那些認為比特幣將成為未來全球貨幣本位的人,將當前的波動性歸因于比特幣正在經歷貨幣化的過程,并且全球認知轉變正在緩慢發生。在他們看來,盡管波動很大,但價格的長期拋物線上升證明了越來越多的人相信一個比特幣被廣泛使用的未來世界。

自認是羅斯巴德主義者的加密-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如作家塞菲迪安·安莫什,認為比特幣的通貨膨脹性質和供給上限使其成為有史以來發明的最健全的貨幣。他們認為,具有固定貨幣供應量的比特幣是唯一公平的貨幣形式,這種貨幣形式也允許個人進行最有效的資本配置,以及整個市場發出最有效的價格信號。

這個群體里的許多人都反對部分準備金銀行的想法,并認為它是欺詐性的。他們認為,部分準備金銀行系統不太可能出現在比特幣之上,因為比特幣缺乏黃金的物理中心化,迫使結算和清算必然通過中心化的阻塞點,允許政府完全控制貨幣的供應和傳播,以及整個貨幣制度。政府擁有如此大的控制權,以至于他們能夠擺脫金本位,并引入自己沒有任何商品背書的法幣本位。

這些人認為,在沒有最后貸款人——這在比特幣本身中并不存在——的情況下,從長遠來看,部分儲備制度根本不可持續,人們不愿意接受市場上的比特幣替代品。

歐盟新立法要求比特幣錢包供應商完成用戶KYC:金色財經報道,Bitcoin Archive 在社交媒體上稱,歐盟將在新的里程碑式的立法中要求比特幣錢包供應商完成用戶KYC。[2022/10/6 18:40:46]

奧地利學派的“自由銀行”一派,如喬治·塞爾金和勞倫斯·懷特,認為比特幣的嚴格固定供應和沒有最后貸款人在技術上不會阻止一個在比特幣之上的部分準備金銀行和實體的競爭性制度。

顯然,比特幣至少有可能會成為一種輕微不穩定的數字商品,一種類似于數字黃金的價值儲存。然而,人們仍然懷疑它是否會超越原始的價值儲存,并實現足夠低的波動性,成為全球交易媒介和記賬單位。

有些人認為,由于其供應嚴重缺乏彈性,比特幣不太可能很快在購買力方面保持穩定——如果能穩定的話——而人們更喜歡日常貨幣在購買力上保持穩定。這些人激動于出現了內置更靈活、自我調節的貨幣政策的加密貨幣。例如,旨在使用算法央行將其市場價值與另一種形式的價值掛鉤的穩定幣。

其他人認為,盡管比特幣嚴格缺乏彈性供應,它卻是約翰·納什研究了50多年的理想貨幣提案的完美解決方案。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納什提出,中央銀行可以將其貨幣的通脹目標與一個非的指數掛鉤,以實現所有國家貨幣的國際關系穩定。為了應對不斷增長的比特幣需求,一些人認為銀行會將其貨幣的價值對比特幣掛鉤,作為貨幣價值本位化的基礎。

通貨緊縮死亡螺旋

主流經濟學家、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和貨幣主義經濟學家對比特幣的固定供應表示擔憂。如果比特幣通過稱為超比特幣化的過程成為主要貨幣,他們擔心會出現嚴峻的通貨緊縮壓力。

他們擔心,無法擴大貨幣供應量將導致比特幣的購買力每年增長2-3%,大致與全球經濟產出的增長率一致。一些人擔心通縮性經濟可能會減少目前和近期的總需求,導致過度儲蓄和囤積貨幣,并減少個人的消費、投資和企業家冒險精神。

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認為,對通縮貨幣的擔憂被夸大了,“通縮螺旋”是一個神話。奧地利學派反對凱恩斯主義者和貨幣主義者的擔憂,提醒他們這種支出僅僅是延遲到了未來,但延遲支出并不會一直持續下去。現在人們的時間偏好偏低,他們不會用“燙手山芋”衰敗的貨幣購買“無用”的東西,他們會將注意力轉向長期生產力。

他們還認為,商業利潤率不會受到影響,因為產品價格和商業成本不僅會以同樣的速度收縮,而且利潤率也會保持不變。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認為,通縮是絕對正常的,如果沒有對貨幣供應的中央控制,資本主義和技術都會是天然通縮的現象。這可以在監管較少的電子行業中看到,其中增長的存儲/內存/計算能力每年都在變得越來越便宜。

根據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的說法,正是央行通脹性的法幣印鈔加劇了經濟衰退和商業周期,因為不斷衰敗的貨幣帶給公民不斷的焦慮和壓力,導致不夠好的投資和支出。這些投資通常是低效的資本配置,不太可能帶來個人收益、社會收益、生產力或資本存量。

//全節點和礦工在比特幣和比特幣現金中的角色//

擴容之爭

關于如何擴容比特幣的爭論非常激烈,它事關擴展吞吐量,也被稱為每秒交易數。主要爭論是運行一個全節點應該花多少錢,以及全節點和礦工應該在系統中扮演什么角色。

據稱,在2010年7月,比特幣的創造者中本聰增加了1MB的最大區塊大小限制來作為反DoS的預防機制。這個1MB的區塊大小限制就此產生,并且,在2017年交易量大幅增加之前,區塊一直沒有接近滿負荷。引入此限制時,1MB是平均區塊大小的數百倍。

QCP Capital:機構短期獲利導致近日比特幣大幅下跌:加密貨幣量化交易公司QCP Capital分析師Darius Sit表示,比特幣價格在今年年初迅速飆升后,對沖基金獲利了短期利潤,這可能是導致比特幣價格大幅下跌的原因。Sit指出,主要服務于機構投資者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與其他交易所之間的比特幣價差表明,傳統基金經理可能正在從比特幣近期的歷史高點中獲利。(CoinDesk )[2021/1/12 15:55:29]

2017年8月,名為隔離見證的更新被激活,這可以將區塊中存儲的數據量增加到1MB以上。令人意外的是,由于有用戶不滿比特幣開發者的擴容路線圖并將比特幣強調為數字黃金,在大約8月1日的同一時間,一種名為比特幣現金的比特幣分叉誕生了。這個分叉的開發人員快速實現了32MB的區塊,并計劃進一步擴大限制,允許每個區塊里有更多的鏈上交易和更便宜的費用,但運行全節點變得更昂貴。

影響運行一個全節點的成本因素包括所需帶寬、UTXO集的大小以及所需的CPU、內存和磁盤空間,它們都受區塊大小的影響。

那些喜歡小區塊的人認為,通過允許任何用戶使用全節點進行驗證來維持系統的去中心化,并開發一個費用市場以便在區塊獎勵減少時保證礦工補償是必不可少的。

比特幣現金的支持者,“大區塊主義者”,將區塊大小限制視為通過中央計劃機制以共識規則形式維持的人為限制。許多人更喜歡礦工根據市場情況選擇他們愿意創建的區塊大小。還有其他區塊鏈項目就是這種情況,例如以太坊可以投票調整gas限制,這類似于比特幣的區塊大小,是每個區塊都一定的因素。

“小區塊主義者”的觀點

全節點轉播交易和區塊,并全面驗證它們轉播給網絡其他成員的數據,執行共識規則并監控潛在的惡意礦工。

比特幣的價值源于該系統消除了對第三方的信任,對國家級攻擊的抵御能力,以及其審查抵抗性質。所有能夠運行全節點的用戶都對維護這些特征至關重要。

隨著運行全節點的成本增加,更小比例的用戶可以負擔得起驗證并執行共識規則,而更大比例的用戶被迫以信任的方式使用比特幣,依賴他人的誠實,而不是作為一個整體的系統的健壯性。

巨大的區塊最終將導致全節點僅存在于數據中心里,這會使共識置于有限數量的實體之手來增加中心化,使比特幣被關閉的風險變大,并通過要求用戶連接其他節點來降低隱私。

簡單支付驗證客戶端是輕量級客戶端,它可以證明一個區塊里包含有某筆交易,而無需下載整個區塊鏈,無法進行無信任和完整的驗證。

此時,即使是樹莓派等低端計算設備也可以作為一個正常運轉的全節點。許多人希望未來智能手機可以作為全節點。

為了使全節點執行驗證,它必須通過處理整個鏈來傳播它所導出的整個UTXO集。用戶和公司整合輸出(outputs)可以縮小UTXO集,但它已被證明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穩步增長并且可以無限增長。

通過主要使用區塊鏈作為鏈下交易的結算層,并通過技術改進優化空間效率,UTXO集的效率變得更高,區塊傳播延遲和初始區塊鏈同步時間減少,運行全節點所需的帶寬、CPU功率、RAM和磁盤空間量都得到了最小化。

人們正在開發鏈下支付渠道,它將能夠在比特幣區塊鏈的單筆交易中解決數千或數百萬筆交易。

雖然礦工是可以生產新候選區塊的唯一實體,但經濟型全節點運營者通過拒絕無效區塊來發出信號并為礦工提供激勵創建有效區塊。如果一名礦工要產生無效區塊,比如具有與網絡其余部分定義的共識規則不同的區塊,則全節點會自動忽略它——即使大多數算力接受該區塊有效。

報告:比特幣網絡健康狀況和流動性在減半后下降:金色財經報道,根據Glassnode最近的一份報告,其GNI指數顯示,比特幣網絡的健康狀況和流動性在減半后下降。GNI在5月份開始上升,并達到76點的年度高點。但是,由于市場波動加劇,減半后GNI值在當月剩余時間內下降,收于56點關口。盡管出現疲軟跡象,但GNI指數仍主要是積極的,因為其增長受到網絡健康指數和流動性指數的支持,這兩個分類指數分別在5月12日達到90點和62點的最高點。但是,減半事件確實導致這些值下降。盡管市場波動導致指數下跌,但比特幣網絡運行狀況似乎已脫離熊市區域,并將自己定位在更靠近牛市區域的位置。[2020/6/6]

全節點拒絕無效區塊并且去信任地驗證交易的能力導致“別信任,去驗證”的說法——這就是為什么全節點被視為礦工正在被付費去服務的網絡。

這并不是說礦工根本沒有任何控制權。盡管具有不同的角色,但是全節點運營者和礦工都在為系統的各個方面出力。礦工可以選擇他們在區塊中打包的交易并創建新區塊,而商家和其他全節點運營者確定區塊和交易的有效性,執行共識規則。

2017年的用戶激活軟分叉事件表明,運行全節點的用戶能夠推動礦工激活SegWit,盡管只有少數礦工一開始表明他們贊成更新。

“大區塊主義者”的觀點

比特幣現金支持者希望朝著無限區塊大小擴容,并且不相信便宜到所有人都可以運行的全節點的重要性。他們聲稱,中本聰在其原始白皮書、博文和電子郵件中概述了比特幣的最佳版本。他們認為,中本聰只認為礦工是網絡,而且應該純粹通過算力來處理共識。

一些大區塊主義者認為,只做交易的用戶永遠不需要運行全節點,而其他人建議根據尼爾森帶寬定律逐步增加區塊大小,以允許具有“合理”計算機和互聯網連接的用戶繼續運行全節點。

礦工通過利潤最大化和博弈理論市場激勵來保持可靠。礦工們永遠不會互相勾結,因為他們正在彼此直接競爭中挖出新區塊并獲得比特幣作為獎勵。

SPV的安全模型對于最終用戶來說已經足夠好了,并且全節點是對挖礦網絡無力而被動的觀察者。只有支付處理商等公司才需要全節點來提供服務,例如0確認交易和向SPV客戶端提供merkle-branch證明。

非貨幣的比特幣共識規則沒有任何神圣之處,應該允許它通過市場過程涌現。

來自馬克·威爾科克斯:

“工作量證明游戲的重點是不能信任節點。我們唯一可以信賴的是解決問題的難度,以及涉及每個人的經濟利益。這意味著,至關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有責任”不同于“每個人都必須做所有事”。我們共同需要保護網絡。但是,獎勵那些貢獻算力的節點的重點是讓所有其他人不用再擔心對貨幣政策的攻擊或DoS。“

BCH支持者將去中心化等同于競爭和礦工的網絡拓撲,而非全節點的成本。他們拒絕了SegWit,比特幣現金就是他們的回應。他們鼓勵鏈上應用,如社交網絡Memo,小區塊主義者可能會將其視為垃圾信息并鼓勵在上層系統中開發它。

//提出“中本聰的原始愿景”//

“小區塊主義者”的觀點

BTC的支持者認為,訴諸中本聰的話是一種訴諸權威的邏輯謬誤,并且,中本聰應該不再重要。

“如果你看到佛陀,殺了他。“

他們通常將BCH支持者稱為白皮書“宗教原教旨主義者”,這些人無法接受比特幣自成立以來的有機進化。他們認為BTC是比BCH更優越、更去中心化的系統,因為全節點能夠充當p2p網絡治理機制。

研究:期權交易員押注比特幣價格數月內將回調:據Deribit團隊研究顯示,雖然過去比特幣在一個月時間里的表現不錯,但穩健資金(real money)仍對比特幣看空,一些交易者正在購買看跌期權。也就是說,一些大型投資者將大量資金投入衍生品合約,押注比特幣未來幾個月將走低:“買入看跌期權有各種各樣用戶和說法,并非都是看跌,也有可能是謹慎看漲。但似乎仍有一些積極的買家擔心/預計價格會回調。”根據IntoTheBlock數據顯示,一些鏈上數據也顯示出看跌跡象,包括區塊鏈增長放緩、交易者利潤率走低、以及比特幣經濟吞吐量(economic throughput)萎縮等。(cryptoslate)[2020/5/19]

許多人認為BCH是一個欺詐性項目,其領導人試圖接管比特幣品牌并建立一個需要信任第三方的中心化礦工控制系統。

BTC的支持者還提到,中本聰通過高頻交易支付渠道設計為閃電網絡奠定了基礎。他們也覺得,如果沒有SPV欺詐證明,中本聰的原始設計是不可能的。

中本聰關于區塊大小的最后一句話是在2010年12月關于BitDNS的討論中寫的,BitDNS是一項使用比特幣來進行域名發行的提案,該提案導致創造了一個名為域名幣的合并挖礦區塊鏈。

“BitDNS用戶也許能完全自由地添加任何大的數據項,因為域名注冊的需求相對較少,而比特幣用戶所面臨的區塊大小限制可能越來越嚴,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方便大量用戶和小型設備。”

在這里,中本聰順便提到了擴容之爭,并建議限制區塊鏈的規模可能會獲得共識。

根據用戶激活軟分叉、市值和算力,比特幣現金沒有獲得被稱為比特幣的社會共識。相反,比特幣現金硬分叉創建一個新的網絡,而隔離見證是原始比特幣網絡的更新,其中舊軟件仍在運行。

“大區塊主義者”的觀點

BCH支持者宣稱“比特幣現金是比特幣”,因為他們認為比特幣被設計成在沒有“非挖礦全節點”限制系統吞吐量的情況下在鏈上進行擴容。相反,他們認為,礦工的節點是真正的全節點,并注意到中本聰在他的著作中將礦工稱為“節點”。

來自中本聰:

“只有試圖創造新幣的人才需要運行網絡節點。起初,大多數用戶都會運行網絡節點,但隨著網絡的增長超過某一點,它會越來越多地讓位于擁有專用硬件服務器群的專業人士。“

“每個用戶都是網絡節點的當前系統不是大規模的預期配置。這就像每個Usenet用戶運行自己的NNTP服務器一樣。該設計支持讓用戶成為用戶。運行節點的負擔越多,節點就越少。那幾個節點將是大型服務器場。“

BCH的支持者認為小區塊主義者使得比特幣項目創造了一個結算網絡,在區塊滿的時候它的鏈上費用十分高昂。有些人認為,Core開發者成功地改變了人們對工作量證明博弈論的理解,因為他們將中本聰對PoW的描述解釋為挖礦是有意而為的共識機制。

工作量證明同時解決了如何決定誰能代表大多數做決定的問題。如果所謂的“大多數”是基于“一個IP地址一票”的方式決定的話,那么任何一個可以搞定很多IP地址的人就可以被認為是“大多數”。工作量證明本質上來看,是“一個CPU一票”。所謂的“大多數決定”是由最長鏈所代表的,因為被投入最多工作的鏈就是它。如果大多數CPU算力被誠實的節點所控制,那么誠實鏈成長最為迅速,其速度會遠超其他競爭鏈。為了更改一個已經產生的區塊,攻擊者將不得不重新完成那個區塊以及所有其后區塊的的工作量證明,而后還要追上并超過誠實節點的工作。后文展示為什么一個被拖延了的攻擊者能夠追上的可能性將隨著區塊的不斷增加而指數級降低。

動態 | 人們購買比特幣的意向要大于購買美元:據Reddit上的一張谷歌趨勢圖表顯示,一些國家的人越來越有興趣以美元購買比特幣,因為谷歌用戶搜索“買入比特幣”這個術語超過“買入美元”。但也有用戶指出,這樣的對比意義不大,因為有很多國家使用的都不是美元。[2019/1/30]

這里討論了一個關鍵點。即使在場的每個人都可以看到其詭計得逞,也拿它沒有辦法。

永遠相信最長鏈為有效鏈絕對有必要。在場的節點也許還能記得原來的分支被另一個新分支所取代,但無法說服那些不在場的節點。不能出現有些節點跟隨自己首先看到的分支,而其他節點跟隨它們先看到的另一個分支,還有一些加入晚了的節點,根本就沒見到發生了什么。工作量證明投票的計算能力必須有最終的發言權。無論如何,讓大家取得一致的唯一方法就是相信最長鏈為有效鏈。

12.結論

我們提出了一個不必依賴信任的電子交易系統;起點是一個普通的使用數字簽名的硬幣框架開始,雖然它提供了健壯的所有權控制,卻無法避免雙重支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提出一個使用工作量證明機制的點對點網絡去記錄一個公開的交易記錄歷史,只要誠實節點能夠控制大多數CPU算力,那么攻擊者就僅從算力方面就不可能成功篡改系統。這個網絡的健壯在于它的無結構的簡單。節點們可以在很少協同的情況下瞬間同時工作。它們甚至不需要被辨認,因為消息的路徑并非取決于特定的終點;消息只需要被以最大努力為基本去傳播即可。節點來去自由,重新加入時,只需要接受工作量證明鏈,作為它們離線之時所發生之一切的證明。它們通過它們的CPU算力投票,通過不斷為鏈添加新的有效區塊、拒絕無效區塊,去表示它們對有效交易的接受與否。任何必要的規則和獎勵都可以通過這個共識機制來強制實施。

5.網絡

運行網絡的步驟如下:

1)所有新的交易向所有節點廣播;

2)每個節點將新交易打包到一個區塊;

3)每個節點開始為此區塊找一個具備難度的工作量證明;

4)當某個區塊找到其工作量證明,它就要將此區塊廣播給所有節點;

5)眾多其他節點當且只當以下條件滿足才會接受這個區塊:其中所有的交易都是有效的,且未被雙重支付;

6)眾多節點向網絡表示自己接受這個區塊的方法是,在創建下一個區塊的時候,把被接受區塊的哈希當作新區塊之前的哈希。

BTC支持者強烈反對礦工控制共識規則的觀點。他們指出,即使在原始節點軟件中,最長的PoW鏈規則也僅適用于使用相同的共識規則來解決多條鏈之間的爭議,并且,節點可以選擇是否生成幣。

//SPV的作用//

與全節點相比,輕量級比特幣客戶端的軟件類型是SPV。SPV客戶端允許用戶連接到一個或多個節點,確定與最長PoW鏈的最新區塊,并從節點請求區塊頭。

如白皮書第8節所述,用戶可以獲得merkle分支,該分支確認其交易處于具有有效區塊頭和工作量證明的區塊內。進一步的確認證明了進一步的工作。

SPV客戶端本身無法驗證區塊或共識規則,因此它們必須信任它們所連接的節點的驗證。

中本聰在白皮書中提出了一種提高SPV安全性的技術,允許節點在檢測到無效區塊時警告SPV客戶端。理論上的欺詐證明可以用所需的最少資源證明存在無效區塊,但尚未發現被證明抗DoS的可行實現。

雖然今天還沒有實現欺詐證明,但SegWit使它們能夠通過軟分叉集成到比特幣中。

//隔離見證//

經過多年的擴容之爭,在2017年,一個被稱為隔離見證的軟分叉被激活。它主要修復了交易延展性問題,但也為交易增加了更多空間,并通過軟分叉實現了在未來更輕松的更新和擴展。

什么是延展性?

在SegWit之前,交易有延展性的部分。例如,轉播交易的節點或將其打包進區塊的礦工可以向交易的簽名添加額外的字節。這會更改ID,而它是整個交易的加密哈希。

雖然在其他計算機軟件中也存在延展性,但在比特幣的情況下,在交易被廣播到網絡之后更改交易ID會讓錢包軟件無法按ID跟蹤交易,讓用戶無法執行某些類型的交易,并讓開發者無法創建某些類型的智能合約。

例如,一筆有效交易可以將未確認輸出作為同一區塊中另一筆交易的輸入。如果未確認輸出的交易ID被篡改,則第一筆交易將被確認,因為它仍然有效,但第二筆交易將是無效的,因為交易數據將包括無效的先前tx屬性。

礦工、全節點和用戶可以選擇是否使用SegWit,因為它是一個軟分叉。截至2018年5月,使用SegWit輸入的交易占交易量的約35%,而SegWit節點的交易量約為95%。

本節的其余部分相當技術性,如果你是初學者,請隨意瀏覽或跳到“比特神教”部分。

見證數據是指簽名和解鎖腳本。有了SegWit,礦工通過將見證數據放在一個單獨merkle樹中來“隔離見證”,它被稱為見證merkle樹,反映了交易樹。見證根哈希存儲在鑄幣交易中,這是礦工用來支付自己新鑄造比特幣的交易。因此,SegWit交易的簽名仍包含在塊中,因為鑄幣交易會影響存儲在區塊的區塊頭中的merkle根哈希。

如果礦工選擇不更新到SegWit,那么他們將無法挖具有SegWit輸入的區塊,因為這些輸入是非標準交易。他們仍然可以在剝離見證結構的情況下接收SegWit交易。

SegWit更新:

逐步淘汰區塊大小,支持區塊重量。目前,區塊可以有至多400萬個重量單位。原始區塊結構中一個字節的重量為4WU,而見證結構中的一個字節僅重1WU。更多信息,參見“了解Segwit區塊大小”。

根據見證大小減少SegWit交易的UTXO大小。引入見證結構的重量單位折扣,通過降低費用來激勵UTXO集更負責任的增長。

隨著SegWit交易的百分比增加,增加可以存儲在區塊中的數據量。我們看到的最大塊是2.1MB。

允許支付渠道利用延展性修復。

修復了Sighash操作的二次擴容。

啟用校驗和Bech32地址格式。

推出腳本版本,以便將來為了各種功能更容易地軟分叉。

使隱蔽的ASICBoost失效。

以下是反對SegWit的論點:

一些用戶更喜歡比特幣開發者盡可能少地改變中本聰的代碼庫。

SegWit和閃電網絡并沒有解決擴容之爭,因為用戶總是會對運行全節點的成本應該是多少存在分歧。

SegWit在技術上使用了一個強制擴展的區塊,使其成為“邪惡分叉”或“強制分叉”。

從技術上講,礦工可以在反UASF運動中,通過不包括任何涉及SegWit輸入的交易來審查SegWit交易。

由于見證數據折扣,最大的挖礦ASIC制造商比特大陸CEO吳忌寒說SegWit交易是“不公平的低價”。

//比特神教//

比特神教教徒有很多種,但他們都認為比特幣是最好、最安全的區塊鏈,具有最強的網絡效應、最理想的貨幣政策,以及一種能夠進行未來發展的高性能腳本語言。

比特幣人普遍認為,“代幣經濟”的概念揭示了對整個貨幣體系的深刻誤解,并將代幣視為狗皮膏藥。他們強烈反對一個有著10000種貨幣的未來世界,認為它與易貨交易沒有什么不同——這是貨幣本應該消除的問題。他們認為價值會累積到被持有的貨幣上,而不一定是被交易的貨幣,而且“代幣”的長尾會受到極高的周轉速度的影響,即使從最終用戶那里抽象出來,它們也幾乎沒有任何價值累積,并且作為不必要的摩擦。

//上層系統與山寨幣//

許多比特幣人將山寨幣視為功能的測試基礎,如果用戶需要這些功能,最終可能會把它們集成到比特幣中。

在理論上,可以復制幾乎任何區塊鏈,甚至是一個大區塊的區塊鏈,并將其作為一條比特幣側鏈。目前正在開發的PaulSztorc的Drivechain項目將允許這些區塊鏈繼承比特幣的挖礦安全性,盡管它需要軟分叉并且正在等待更廣泛的同行評審。

有三種主要類型的變化永遠不會被整合到比特幣的基礎層中。

替代中本聰共識的其他共識機制,如權益證明,Chia的空間證明,EOS的代理權益證明,Algorand的加權權益證明,或者Ripple和Stellar的聯邦拜占庭協議。

替代區塊鏈的其他數據結構,如Coda的簡潔區塊鏈,DAGlabs和HashGraph的DAG,或Nano的區塊格。

替代全節點p2p網絡治理的其他治理機制,如Decred或Tezos的鏈上治理,DFINITY的區塊鏈神經系統AI治理或比特幣無限的礦工投票。

比特幣人通常會對權益證明提出異議,其中驗證者提議和表決區塊,而非解決能源密集型加密難題。他們認為,應該像核反應堆軟件一樣處理比特幣軟件,并且由于其“主觀”本質——這意味著參與網絡需要社會信息等主觀信息——而貶低PoS。這與PoW的客觀性形成對比,其中節點必須靠觀察最大PoW鏈來到達當前狀態。

許多人將PoS視為法幣系統的數字版本,與挖礦相比,PoS驗證是反競爭的,并且與現實世界里的價值缺乏任何聯系。

與此同時,PoS倡導者“學會了愛”弱主觀性,旨在通過對驗證者的經濟懲罰而非燃燒物理能量來模擬PoW的安全性。他們認為PoW是浪費能源的,并且認為可以設計一種更安全、更去中心化、提供更快區塊時間的PoS協議,并且比受物理學”限制“的PoW更靈活。

在分布式系統的術語中,中本聰共識傾向于活性而不是安全,并實現交易的概率最終性,這些交易隨著新區塊的數量而增加。

目前,以Casper的PoS為例,一旦驗證者完全致力于一個區塊并以一些可用性為代價,就要實現經濟最終化。因為最終化需要一些上限同步假設,所以特殊事件在理論上可以因為時間超過了這個上限驗證者響應時間而分區網絡的重要部分,或者關閉整個網絡。

這可能會導致某些分區缺少達成共識所需的大多數投票,或者在分區或關閉結束時,網絡缺乏選擇規范鏈的能力。這可能造成需要人工操作的活性故障,而在PoW的情況下,網絡分區會創建臨時分叉,一旦分區分解,必須通過最大鏈分解。

有一種壓倒性的共識,即不應該試驗并且盡可能少地更改BTC的基礎層,并且,支付渠道和側鏈不應該削弱基礎層的安全性。一些用戶熱衷于上層系統的潛力,以此來在比特幣上實現進一步的應用。

主要的理念是擁有一個超去中心化、超安全的基礎層,用于在上層為稍微不那么安全的協議提供安全性。

閃電網絡

閃電網絡的支持者認為它是當前比特幣擴容問題最可行的解決方案,允許人們使用點對點支付渠道和智能合約幾乎無限制地進行交易,同時使用比特幣主鏈進行偶爾的結算。

雖然三年前才提出這個概念,并且僅測試了幾個月,但閃電網絡已經讓我們看到了一波創新,例如雙資金渠道、潛交換、渠道拼接和工廠、瞭望塔、Eltoo、原子交換,這里有更多內容。

關于第二層解決方案的一個共同關注點是,它們會通過更多的交易來消除對礦工收入的負面影響。在ScalingBitcoin2017上展示的初步研究估計,在2000萬用戶使用閃電網絡之后,礦工收入可能會增加,盡管在此門檻下會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閃電網絡是一個非常新的、未經證實且不成熟的系統。然而,許多開發者認為,它將極大地提高比特幣的容量并實現廉價的微交易,為比特幣可能用作有效的交換媒介和真正的全球貨幣鋪平道路。

在最差的情況下,閃電網絡占據一席之地,這本身就很有價值。在最好的情況下,我們甚至沒有涉及閃電網絡支持的上行、潛力和功能,例如第三層項目。

//結論//

比特幣是原創的、持續時間最長的加密貨幣,具有最高水平的算力、網絡效應、流動性、市值,和可以說最高數量的“最后的囤幣者”。本文試圖概述比特幣過去及其近期未來最顯著的變化、里程碑以及爭論中所謂“小區塊主義者”和“大區塊主義者”的立場。

這些數字貨幣形式開源、全球性和去中心化的本質使得這些系統的治理變得復雜,哪怕是微小的變化也會引起爭議。在其近10年的歷史里,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作為資產類別開始挑戰貨幣金屬作為未來實際價值儲存資產的地位,并挑戰現有的全球支付軌道和機制。我們相信比特幣及其精神兄弟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TheEnd-

Tags:比特幣SEGWIT區塊鏈比特幣最新價格美元英為財經NOISEGPTDontPlaywithKitty區塊鏈dapp開發框架

Uniswap
7月定局?Bitfinex 8.5億懸案將迎結果_bitfinex

快3個月了,Bitfinex和紐約總檢察長辦公室還是針鋒相對、不依不饒。4月,NYAG曾指控Bitfinex挪用8.5億美元填補虧損,并涉嫌在紐約州發行非法證券,而且是非注冊證券運營商.

1900/1/1 0:00:00
繼Bakkt之后 富達投資提交了加密托管許可申請|Fun Twitter_RON

2019年伊始,金色財經推出全新欄目:FunTwitter。推特是海外加密世界意見領袖們發表言論的重要場所。金色財經將為您收集每日加密世界中的海外意見領袖與知名媒體在推特上的有趣推文.

1900/1/1 0:00:00
火幣階梯手續費率制度和HT抵扣手續費方案將于7月21日起正式全面執行_EOS

2019年7月19日20:00,火幣發布《火幣全球站關于全面施行階梯手續費率并支持HT抵扣手續費方案》,該方案原計劃于7月22日全面實施,但為了回饋廣大用戶對的支持.

1900/1/1 0:00:00
一文讀懂 G7 對 Libra 的全部監管回應_LIB

本周,由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組成的七國集團財長們召開了會議,而Facebook剛剛推出的數字貨幣Libra則成為了本次G7重點討論的話題.

1900/1/1 0:00:00
從投機到穩健Fin-bee做客鮮問快鏈分享數字資管新主張_FIN

2019年7月22日晚8點,Fin-Bee?COOArsen做客快鏈星球訪談欄目《鮮問快鏈》,分享了Fin-Bee產品的設計邏輯,對于數字資管的獨到思考,提出數字資產時代資管的全新主張.

1900/1/1 0:00:00
Quras:零知識證明引領更安全更隱私的加密市場_區塊鏈

加密市場從未停止在隱私保護和利潤分享兩方面的改進和努力。20世紀80年代由MIT首次提出的零知識證明,和CryptoNote首次提出的環簽名技術是加密市場在隱私保護上的最新成果.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