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交易所 以太幣交易所
Ctrl+D 以太幣交易所
ads
首頁 > TUSD > Info

干貨 | Nick Szabo:貨幣的起源(Part-2):演化 合作與收藏品_ALI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演化、合作與收藏品

演化心理學源自JohnMaynardSmith的一項關鍵的數學發現。Smith借用共同演化基因的種群模型領域),指出基因可以對應行為策略,即在簡單的策略問題中編碼好的或壞的策略。

Smith證明了競爭環境可表達為策略問題,而這些基因要在競爭中勝出才能遺傳到后續的世代中,因此基因會演化出相關策略問題的納什均衡。這些競爭游戲包括了囚徒困境以及鷹/鴿策略問題。

Smith的理論的關鍵在于:這些策略游戲,雖然看起來是在體型上展開的,在根本意義上乃是在基因間展開的——即基因的傳播競爭。是基因影響了行為,表現出似乎具備有限理性以及“自私”的樣子。基因對行為的影響乃是一種適應,對基因通過體形來開展的競爭的適應。Smith把這些不斷演化的納什均衡稱為“演化穩定策略”。

那些建立在早期個體選擇理論中的“經典理論”,比如性選擇和親選擇理論,被溶解在了這種更普遍的模型中,它顛覆性地將基因而非個體置于演化理論的中心。因此道金斯用了一個經常被誤解的類比——“自私的基因”——來描述Smith的理論。

很少有其它物種在協作性上超過哪怕是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在一些案例中,比如螞蟻、白蟻和蜜蜂等物種的孵化和殖民行為中,動物可以在親屬間展開合作——就是因為這樣可以幫助復制它們與親屬都具有的“自私基因”。在一些非常極端的情境中,非親屬之間也可以有合作,演化心理學家稱之為“互惠互利主義”。正如道金斯所描述的那樣,除非交易是雙方同時付出的,交易中的某一方就可以作弊。而且如果可以欺詐他們通常都會這樣做。這就是博弈論專家稱作“囚徒困境”的游戲中通常會出現的結果——如果各方都合作,那么每一方都可以得到更好的結果,但如果某一方選擇欺詐,他就可以出賣別的傻瓜而自己獲利。在一個欺騙者和傻瓜組成的種群中,欺騙者總能贏。但是,一些動物會通過重復的博弈以及一種叫做“以牙還牙”的策略實現合作:在博弈的第一輪選擇合作,此后始終選擇合作,直到對手選擇欺詐,然后選擇欺詐來保護自己。這種來自于報復的威脅會讓雙方繼續合作。

DWF Labs與MDT達成合作:9月2日消息,Measurable Data Token(MDT)發布公告,MDT與DWF Labs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將促進其人工智能去中心化數據價值創造生態系統的發展。[2023/9/3 13:14:12]

但總的來說,在動物世界中,個體間在事實上發生合作的情形是非常局限的。這種合作的一大主要局限就在于合作雙方的關系:其中至少有一方是或多或少被迫靠近其它參與方的。最常見的情形就是寄生蟲和宿主演化成共生體。如果寄生蟲和宿主的利益一致,那么共生就會比各行其是更合適;那么,如果他們成功進入了一個以牙還牙的博弈,他們就會演化成共生體,在這種狀態下,他們的利益,尤其是從一個世代到下一個世代的基因退出機制,是一致的。他們會變成單個有機體那樣。但是,實際上兩者之間不僅有合作,還有剝削,而且還是同時發生的。這種情形很想人類發展出來的另一種制度——進貢——我們會在后文分析。

還有一些不涉及寄生蟲和宿主、但也分享同一個身體并且成為共生體的非常特別的例子。相反,這些例子涉及到的是非親緣的動物,還有非常有限的領地空間。道金斯所舉的一個漂亮的例子是清潔工小魚,這些小魚會在宿主口中游弋,吞吃其中的細菌,維護宿主魚的健康。宿主魚可以欺騙這些小魚——可以等他們做完工作之后再一口吞掉他們。但宿主魚沒有這么作。因為雙方都是不斷移動的,任何一方都可以自由離開這種關系。不過,清潔工小魚演化出了一種非常強的領土意識,還有難以模仿的條紋和舞蹈——很像難以偽造的商標。因此,宿主魚知道要到哪里去找清潔服務——而且他們知道如果自己欺騙了小魚,就不得不去找一群新的小魚了。這種共生關系的進入成本是很高的,所以雙方能愉快合作而沒有欺詐。此外,清潔工小魚也非常小,所以吃掉它們所得的好處還比不上一小群魚的清潔服務。

礦企Hut8與Macquarie簽訂交易支持協議:金色財經報道,礦企Hut8與Macquarie Equipment Finance Ltd.簽訂了交易支持協議,支持Macquarie子公司以及Validus Power Corp的某些資產潛在收購機會。Validus以前是位于安大略省北部灣采礦設施的電力供應商,根據現有的擔保租賃和參與協議,Macquarie是Validus實體的擔保債權人。[2023/8/11 16:21:10]

還有一個高度相關的例子是吸血蝙蝠。名副其實,這種蝙蝠會吸哺乳動物的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能不能吸上血是非常難以預測的,有時候可以大快朵頤,有時候啥也沒得吃。因此,幸運的蝙蝠會跟那些不那么好運的蝙蝠分享獵物:施者會把血吐出來,受者會感激地吃掉它。

大部分情況下,施者和受者都有親緣關系。在忍耐力超強的生物學家G.S.Wilkinson觀察到的110個此類例子中,77個都是母親哺育小孩,而大部分其它例子都涉及到基因上的親緣。但是,仍有少數例子不能通過親緣利他主義來解釋。為了解釋這部分互惠主義的例子,Wilkinson將來自兩個群體的蝙蝠混合在一起組成了一個種群。隨后他觀察到,除了極少數例外,蝙蝠一般都只照顧它們舊團體中的老朋友。

這種合作需要建立長期關系,也就是伙伴們要頻繁互動、了解對方,而且要跟蹤對方的行為。洞穴有助于將蝙蝠限制在長期關系中,這樣的合作才有可能形成。

美國財長耶倫:美國經濟仍然可以實現軟著陸:金色財經報道,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上個月銀行業內部的動蕩并沒有使美國偏離實現軟著陸的軌道。她認為,存在著一條既能降低通脹又可以保持勞動力市場強勁的路徑。耶倫還表示,刺激通脹的供應鏈瓶頸已經開始得到解決,房價基本上企穩了。[2023/4/15 14:05:07]

我們還會了解到,一些人類也像吸血蝙蝠一樣,選擇了高風險且不穩定的收成形式,而他們也會給沒有親緣關系的人分享生產活動的剩余。實際上,他們在這方面的成就遠遠超過吸血蝙蝠,而他們如何達成的這些成就正是我們這篇文章的主題。道金斯說,“貨幣一種延遲的互惠利他的正式象征”,但隨后他就不再推進這種迷人的觀念了。這就是我們這篇文章的任務。

在小型的人類群體中,公開的聲譽可以代替來自單個個體的報復,推動人們用滯后的交換達成合作。然而,聲譽系統可能遭遇兩類比較大的問題——難以確認誰做了什么,以及難以評估行動所造成的價值或破壞。

記憶面孔和恩惠的需要是一種不小的認知障礙,但也是大多數人類發現相對易于克服的障礙。辨認面孔比較容易,但在需要的時候回憶起曾發生過一次幫助可能會更難。記住一場恩惠中給受助者帶來一定價值的細節,就更難了。避免爭論和誤解是不可能的,或者說可以困難到讓此類幫助無法發生。

評估問題,或者說價值計量問題是非常廣泛的。對人類來說,在任何交易系統中都存在這個問題——無論是人情往來、物物交換、貨幣、信用、雇傭,還是市場交易。在勒索、征稅、進貢乃至司法處罰中,這個問題也很重要。甚至,在動物的互惠利他主義中,這問題尤為重要。想象一下猴子之間的相互幫助——比如用一片水果來換取背部抓癢。互相理毛可以驅除自己不能看到或抓到的虱子和跳蚤。但是,多少次理毛對應多少片水果才能讓將以雙方都覺得“公平”而不是敲竹杠呢?20分鐘的理毛服務價值一片還是兩片水果?多大的一片?

萬事達卡:專注于加密卡、支付和元宇宙等5大加密領域:金色財經報道,萬事達卡近日概述了其重點研究的5個領域,旨在“將加密貨幣變成日常支付方式”,這5個領域為加密卡、加密服務、支付、萬事達卡加密網絡的加密貨幣,以及元宇宙/NFT 。

在加密卡方面,萬事達卡今年在全球內宣布了幾十個新的加密卡項目;加密服務上,萬事達卡擴大了加密咨詢業務并通過收購Ciphertrace推出了新型加密監控產品;支付方面,萬事達卡與Paxos、Circle、 Evolution和Uhold等合作研發將加密貨幣轉換為法定貨幣的技術;加密網絡上,萬事達卡將受批準的數字資產引入其加密網絡;元宇宙/NFT方面,萬事達卡發展加密合作伙伴關系以支持NFT和元宇宙。例如,Coinbase用戶可以用萬事達卡支付NFT。(Bitcoin.com)[2022/10/14 14:27:42]

哪怕是最簡單的“以血換血”的交易,都比看上去要更復雜。蝙蝠要如何估計它所收到的血的價值呢?根據重量、體積、口味和飽腹感嗎?還是其它因素?這種計量上的復雜性,在猴子的“你撓我的背,我幫你撓”的交易中也完全一模一樣地存在。

雖然存在很多潛在的交易機會,但動物們難以解決價值計量的問題。即便是最簡單的、記住面孔并將它與恩惠歷史匹配起來的模式中,如何讓各方在一開始都對恩惠的價值有足夠精度的共識,也是動物們要發展出互惠主義的一個重要障礙。

但是,那些舊石器時代的人類遺留下來的石頭工具箱,對我們的大腦來說似乎都有點太復雜了。

超過80%質押以太坊的投資者目前處于虧損狀態:金色財經報道,Watcher.Guru在社交媒體上稱,超過80%質押以太坊的投資者目前處于虧損狀態。[2022/7/3 1:47:39]

要追蹤與這些石頭相關的恩惠——誰,為誰,知道了什么質量的工具,以及誰欠了誰什么,等等——要是跨過了部落的邊界可能會變得非常復雜。此外,可能還有大量的有機物和一時的服務等等,都沒有留存下來。即便只是將這些被交易的物品和服務中的一小部分記在腦子里,隨著數量的增加,也會使人與事的對應變得越來越難直至不可能。如果合作還在部落之間發生了,如考古記錄所暗示地那樣發生了,那么問題就變得更難了,因為狩獵-采集部落通常都高度敵對、互不信任。

如果貝殼可以是貨幣,皮草可以是貨幣,黃金也可以是貨幣,等等——如果貨幣不僅僅是硬幣和政府在法定貨幣法下發行的票據,而可以是很多不同的東西——那么貨幣的本質是什么呢?

而且,為什么人類,還經常處于饑餓邊緣的那種,會花費那么多時間來制造、欣賞那些項鏈呢,他們本可以用這些時間來狩獵和采集的呀?

19世紀的經濟學家卡爾·門格爾首次描述了貨幣是如何自然演化出來的,而且會從大量的以物換物交易中不可阻擋地出現。現代經濟學所講的故事類似于門格爾的版本。

以物換物需要交易雙方興趣的巧合。Alice種了一些胡桃,需要一些蘋果;Bob恰好種了蘋果,想吃胡桃。而且他們還恰好住得近,而且Alice也信任Bob,愿意在胡桃收成期到蘋果收成期之間安靜等待。假設所有這些條件都能滿足,那以物換物就沒啥問題。但如果Alice種的是橙子,即使Bob也想要橙子,那也沒戲了——橙子跟蘋果不可能在同一種氣候下生長。如果Alice和Bob并不信任彼此,又無法找到一個第三方來當中介或強制執行合約,那他們的愿望就都得落空了。

還可能存在更復雜的情況。Alice和Bob不能完全兌現在未來賣出胡桃或蘋果的承諾,因為,還有其它可能性,Alice可以把最好的胡桃留給她自己,把次品賣給對方。比較質量、比較兩種不同東西的質量,比起上述問題來還要更難,尤其是其中一種東西已經成了記憶。還有,兩人都無法預測比如歉收這樣的事件。這些復雜性大大增加了Alice和Bob所處理問題的難度,讓他們更難確認,滯后的互惠交易是不是真的能達到互惠效果。初始交易與回報交易的時間間隔越長、不確定性約大,此類復雜性也就越大。

還有一個相關的問題,物物交換“無法擴展”。商品量很少的時候,物物交換還能行,但它的成本會隨體量上升而逐步上升,直至昂貴到根本不值得去做這樣的交換。假設有N種商品和服務,那么一個物物交換的市場上要有N^2種價格。5種商品就會有25種相對價格,還行;但500種商品就會出現25萬種價格,遠遠超過了一個人可以跟蹤價格的實際能力。但有了貨幣,就只需要N個價格——500種商品就是500種價格。在用于這個場景時,貨幣既扮演交換媒介,又是價值尺度——只要貨幣自身的價格不會大到記不下來或變動過于頻繁。

換句話來說,以物換物需要供給、偏好、時間、低交易費用的巧合。這種模式的交易費用增長會遠遠快于商品種類的增長。物物交換當然好于完全不交易,也曾廣泛出現過。但與使用貨幣的貿易相比,它就是個弟弟它還是相當局限的。

在大規模的貿易網絡出現以前,原始貨幣存在了很長時間。貨幣在此前還有一項甚至更重要的用途。通過大大減少了對信貸的需求,貨幣大大改善了小型物物交換網絡的效率。偏好的完全巧合大大少于跨期的偏好巧合。有了貨幣,Alice可以在本月藍莓成熟時為Bob采集,而Bob可以在6個月后大型動物遷徙時為Alice狩獵,而無需謹記著誰欠了誰多少東西,也不需要信任對方的記憶和誠信度。一個母親為育兒做的重大投資可以由贈送不可偽造的有價物品來保護。而且貨幣也將勞動分工問題從囚徒困境轉化為簡單交換。

狩獵-采集部落所用的原始貨幣在外觀上迥異于現代貨幣,與現代貨幣在現代文化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原始貨幣可能有些功能僅限于在小型的交易網絡和本地機構中行使。因此,我認為把它們叫成“收藏品”而非“貨幣”要更加合適。在人類學文獻中,對此類物品的稱呼也是“貨幣”;這個定義比政府所發行的紙幣以及金屬貨幣要更廣泛,但比我們在本文中所用的“收藏品”或更模糊的“有價之物”要更為狹窄。

選擇“收藏品”而非其它術語來指代原始貨幣的理由會在下文逐漸顯現。收藏品有非常具體的屬性,絕不僅僅是裝飾。雖然收藏的具體物品和有價屬性在不同文化中有所區別,但絕不是任意選定的。收藏品的首要功能,也是其在演化中的終極功能,就是作為儲存和轉移財富的媒介。一些類型的收藏品,比如項鏈,非常適合用作貨幣,連我們也能夠理解。我也偶爾會用“原始貨幣”來替代“收藏品”,討論金屬貨幣時代以前的財富轉移。

原文鏈接:https://nakamotoinstitute.org/shelling-out/

作者:NickSzabo

翻譯:阿劍

Tags:ALILICICEALICEalice幣前景publiccurrencyice幣最新版本

TUSD
Bibox聯合萊特幣基金會將發行借記卡 可線上線下消費_BIB

Bibox將與萊特幣基金會合作推出聯名借記卡,支持用戶在全球線下實體店或線上場景使用BIX和LTC進行支付。這將進一步拓寬加密貨幣的應用場景,促進區塊鏈技術的落地和發展.

1900/1/1 0:00:00
I×O方式層出不窮,Algorand通過荷蘭式競拍募資,暴漲48倍_ALG

昨天晚上,著名的POS明星項目Algorand完成了其代幣Algo的首次荷蘭式拍賣,這次拍賣最高價為10美元,低價為0.1美元,本計劃用時5小時,實際上不到4個小時就以2.4美元的價格全部賣出.

1900/1/1 0:00:00
Algorand 首次拍賣籌得6000萬美元 單價以2.4美元報收_ALGO

區塊鏈項目Algorand通過在合規代幣發行平臺Coinlist上出售Algo代幣籌集了超過6000萬美元,最終價格為2.4美元.

1900/1/1 0:00:00
干貨丨如何在 Windows 下運行 Libra 測試網_LIBRA

本文來自Medium,原文作者:IbraheemKolawoleBelloOdaily星球日報譯者|Moni自從Facebook發布了Libra白皮書之后,每個人都會Libra區塊鏈感到興奮.

1900/1/1 0:00:00
臉書天秤幣發布 但也許非你心中所想_比特幣

天秤幣--也有人叫它“臉幣”或者“扎克幣”--自稱是“一款簡單全球貨幣,也是一款為數十億人帶來便利的金融基礎設施.

1900/1/1 0:00:00
Gemini聯合創始人:五年前用比特幣支付太空船2號的旅行費用,當時BTC價格為800美元_比特幣

據CCN消息,加密貨幣交易所Gemini聯合創始人TylerWinklevoss提醒加密粉絲,五年前,他和哥哥用比特幣支付億萬富翁RichardBranson的維珍銀河太空船2號的旅行費用.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