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交易所 以太幣交易所
Ctrl+D 以太幣交易所
ads

區塊鏈技術賦能聯網審計發展——機遇與風險并存_區塊鏈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一、區塊鏈技術賦能聯網審計的有效路徑

1.區塊鏈技術賦能數據記錄方式,提高審計證據獲取效率

改善審計預警機制,實現實時監督

在現階段聯網審計中,為獲取審計證據作出了突出貢獻的設計,莫過于審計預警機制。審計預警機制的工作原理為,審計人員提前在數據采集模塊中設置事件觸發器,一旦企業發生的某項事件超過事先設定的閾值,便會引起事件觸發器報警,隨即等待審計人員對異常事項進行處理。其邏輯流程為交易記錄-事件觸發-預警提醒-等待處理,實質上是處于一種亞實時監督狀態。在聯網審計流程中,當被審計單位的原始數據輸入其信息管理系統時,后臺計算機的數據處理過程會暫時中止審計線索,中斷審計證據連續性,影響審計效率。由于區塊鏈技術在將新區塊上鏈的過程中已經包含了信息真偽自動判斷過程,所以可以達到真正實時監督的效果。形成區塊鏈主要包括四個過程:產生區塊、全網廣播、共識審核、新區塊上鏈。

基于區塊鏈自身的共識機制及智能合約技術,其可自動將真實、可靠信息鏈接到主鏈上,將未通過全網半數節點確認的數據信息自動認定為虛假信息,不予上鏈,從而達到自動處理異常信息,不依賴外界處理操作的效果。相較于傳統審計模式,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減少了預警機制等待處理時間,提高了審計效率。

俄羅斯鐵路公司已將區塊鏈等技術引入多式聯運項目:11月6日消息,俄羅斯鐵路公司第一副總經理謝爾蓋·帕夫洛夫表示,在多式聯運中采用電子導航封條、引入區塊鏈技術和電子數據交換將使運輸更加有效。而類似技術已經被用于INTERTRAN項目,其可確保海上航線運營商、鐵路承運人、海關、發貨人和收貨人之間進行電子數據交換。(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020/11/6 11:50:04]

時間戳技術應對審計線索中斷在聯網審計中,被審計方的原始數據輸入信息管理系統后,后臺計算機的處理方式在中斷審計線索的同時,也切斷了審計證據的連續性,增加了收集審計證據的難度和成本。區塊鏈技術的時間戳功能可以彌補這一缺陷。區塊鏈上的每一個區塊由區塊頭和區塊體構成,區塊頭中包含該區塊的版本號、哈希值、時間戳和前一個區塊的地址等信息,使得該區塊與上下游區塊鏈接在一起。

相關數據及交易信息不會被直接保存在區塊鏈上,而是保存將原始數據編碼為特定字符串的哈希值,這樣就會將發布者的身份、交易金額、數據更新時點、更新程度等特征記錄于區塊,且每個區塊的哈希值與時間戳都具有自身獨特性,不會與其他區塊相同,從而實現數據在歷史時間軸上的連續追蹤,使得每一筆交易數據都有跡可循。疫情環境下,審計人員無法直接到達審計現場梳理審計數據,如果有審計證據缺失則會對審計意見產生影響,時間戳技術的應用為獲取連續審計證據提供了更好的保證。

聲音 | 21世紀經濟記者:騰訊目前在區塊鏈領域的產品主要有兩個TrustSQL和TBaaS: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騰訊內部獲得的資料顯示,其目前在區塊鏈領域的產品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騰訊金融科技的TrustSQL,這個主要聚焦于底層開發平臺的研發和定制化的區塊鏈應用落地;另外一個是騰訊云的TBaaS,它致力于降低企業使用區塊鏈的門檻,把區塊鏈服務平臺化,并探索區塊鏈+各行各業解決方案。騰訊云的TBaaS在多個場景中都已經實現應用,包括保險直賠、資金結算、電子票據、供應鏈金融、智慧醫療等領域。[2019/11/15]

2.區塊鏈技術賦能數據傳輸環節,提升審計數據的真實性和時效性

保證審計證據真實性

審計活動對審計證據的真實性、可靠性提出了極高要求。形成恰當審計意見的前提是審計人員在整個審計過程中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審計證據真實可靠與否直接影響審計結論及審計意見。將區塊鏈技術引入到審計工作中,其不可篡改性恰恰可以滿足審計活動這一需求。

提升審計數據時效性

現階段的聯網審計中,數據傳輸過程復雜、環節過多、鏈條過長,會降低審計證據的時效性,即使采用審計預警機制,也僅僅達到了亞實時審計的狀態,不適應現代信息審計的發展需要。在區塊鏈技術的支持下,每個節點都保存了一套真實完整的賬簿副本,審計人員只需要獲取相應密鑰,就可以獲取被審計單位數據信息,這一過程無須經過煩瑣的數據傳輸環節,大大提升了審計證據時效性。區塊鏈實時審計可以解決聯網審計時間上的相對滯后性,通過其自身真偽自動判斷過程,預防被審計單位由于錯誤的戰略決策或管理造成的不必要的損失。

動態 | 美國期刊:支付寶是將區塊鏈技術用于公益事業的先驅:斯坦福大學出版的頂級期刊《斯坦福社會創新評論》夏季刊在封面報道中對中國科技公司用區塊鏈技術推進公益事業的探索作為案例進行了研究。這篇封面報道認為,支付寶是“將區塊鏈用于公益事業的先驅”。《斯坦福社會創新評論》稱,“無需理解區塊鏈的工作原理,用戶就完全相信這種技術帶來的可信度。”《斯坦福社會創新評論》認為,過去幾年中國的公益事業充滿活力。[2019/6/17]

3.區塊鏈技術賦能數據存儲方式,降低審計運行成本并拓寬審計范圍

降低審計運行成本目前,聯網審計的運行成本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初期成本,二是后期維護成本。在初期成本中,中央伺服器的購買安裝和場地占用的成本占比較高,后期維護成本主要體現在硬件維護成本上。目前,聯網審計數據存儲在中央伺服器中,存在數據存量巨大、抵抗攻擊能力弱、安全性低、穩定性差、維護成本高等缺陷。區塊鏈技術賦能聯網審計,可以憑借其去中心化的記賬方式,在不需面對超高數據存儲容量壓力的同時,也節省相關設備購置、安裝開支和場地費用,并且一并節約了相應的人工培訓費用,降低了審計運行成本。

聲音 | 美國俄亥俄州議員:區塊鏈可為特朗普解決修建隔離墻的資金問題:據btcmanager消息,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的國會議員Warren Davidson在接受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采訪時表示,區塊鏈技術可以讓個人和機構為邊境墻的開發眾籌,在類似于Kickstarter或Indiegogo的在區塊鏈眾籌網站的幫助下,可以促進眾籌過程,來解決唐納德特朗普長期以來在美墨邊境修建隔離墻的愿望。[2018/12/17]

拓寬審計范圍在時間維度上,區塊鏈審計的時間戳技術可以使審計人員更準確、更全面地實時獲取被審計單位每一筆數據信息發生的時間,從而構建出一條歷史時間軸。審計人員可以追蹤到每筆可疑交易,逐一檢驗,也可以實時關注被審計單位的經營動態,既節省了審計人員的時間,也減少了信息不對稱的審計風險,拓寬了審計監督檢查范圍。在空間維度上,區塊鏈的每個節點存儲數據交易副本,審計人員無須親臨審計現場即可開展審計活動,打破了空間范圍的限制,在空間上拓寬了審計范疇。

二、區塊鏈技術在聯網審計應用中面臨的挑戰

1.安全問題

第一家區塊鏈公司在美“新IPO” 上市三日暴漲330%:12月15日,第一家登陸納斯達克新型區塊鏈金融公司LongFin Corp(納斯達克代碼LFIN)股價從5美金IPO發行價暴漲330%至22美金收盤,最高漲至26美金。該公司市值18.25億美元。當天,該公司宣布收購區塊鏈供應商Ziddu.com,Ziddu.com是由新加坡MeridianPte有限公司,運營的云內容發行網站平臺。[2017/12/18]

系統層面的“51%攻擊”

基于區塊鏈系統層面的風險主要來源于“51%攻擊”。當全網有超過51%的節點對新數據信息檢驗通過,就會將其作為新事項添加到鏈上。也就是說,能夠控制網絡一半以上節點的機構或集團,有篡改、偽造、操縱區塊鏈中存儲的信息賬本數據的可能。這種風險在理論上是成立的,但事實上,還未有區塊鏈系統遭受過51%攻擊,因為要確保51%攻擊成功,就必須保證全網有超過半數的節點通過統一檢驗,然而這意味著極大的成本,所以成功的可能性基本為零。并且隨著主鏈的延長,攻擊成本急劇增長,得不償失。盡管如此,也應防患于未然,增加區塊鏈技術支持的實時審計共識算法的種類,提高其復雜程度,盡量杜絕這類風險的發生。

保障用戶私鑰的安全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融合發展,非對稱加密機制也并非絕對安全。在技術層面,區塊鏈技術中所使用的加密方法均為非對稱密鑰加密系統,在所有密鑰的生成、保存、注入及使用等環節中均具有相應風險。在產生環節,沒有第三方監督機構進行監督,相關職權人員隨意性較大;在管理環節中,未將前三段密鑰單獨管理且無保存記錄,很容易導致密鑰丟失或被盜使用;在注入環節,采用通過電話短信等渠道傳送密鑰風險性極高。為了避免由于加密機制導致的風險,審計人員應加強對密鑰產生、保管、交接、注入、更換和銷毀的管理,確保每一個環節的處理與交接都是安全無誤的,避免因小失大,造成不必要的審計風險。

2.存儲容量問題

大數據環境下,被審計單位交易頻率、交易類型繁雜,交易規模龐大。作為一種可分布式記賬的數據庫,數據存儲于區塊鏈每一個節點上,被審計單位每發生一筆新交易,各個節點都要同步更新,并自動生成副本數據庫,這無疑給區塊鏈硬件存儲容量帶來了巨大挑戰。除此之外,被審計單位記錄數量將直接影響區塊的增加速度與擴展速度,這對系統硬件提出了高度要求。當聯網審計過程中,有新的交易用戶進入時,系統要想立即實現交易信息同步跟蹤和更新,新用戶就必須在第一次加入時完成所有的數據信息同步。

隨著交易量增加,需要同步的信息呈指數性增長,這意味著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并消耗新用戶的存儲容量。交易的增長對區塊鏈存儲能力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3.智能合約問題

缺少統一

智能合約開發技術、監管標準智能合約的起草、合同監管平臺和標準都是智能合約面臨的挑戰。目前,智能合約的標準主要是由分布式區塊鏈應用聯盟制定的。盡管智能合約在多方努力下正一步步走向標準化,但全球仍未形成一個統一標準,對智能合約兼容性具有一定影響。

智能合約風險管理及危機應對場景不完善

一是缺乏大量、可靠的實踐數據作為研究基礎進行風險檢驗,以發現潛在風險漏洞。區塊鏈技術目前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可以作為樣本進行研究的智能合約風險案例數量較少,無法形成系統的風險檢驗結果。比較著名的智能合約風險事件是德國TheDAO事件。由于智能合約層面存在漏洞,黑客竊取了將近6000萬美元虛擬貨幣。該事件緣由為公司未進行智能合約代碼安全審計。

二是智能合約風險管理手段缺失。智能合約嚴格按照事先寫好的代碼執行活動,其靈活性不足也會引起交易風險。例如,現有的資本市場中,如果交易的發生顯失公允,市場可以采取取消、凍結或暫緩征收等應對措施。但是,智能合約只能等待程序繼續運行,直到程序運行結束或發生錯誤。

4.現行觀念、制度、法律問題

區塊鏈技術下的聯網審計,不僅影響著傳統的審計方式,也對現行觀念、法律制度等方面帶來了考驗。

一方面,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征淡化了中心主體思想,集體維護、共同管理的觀念顛覆了人們以往的慣性行為方式。對于這種現象,理論界及實務界還未做好充足應對準備。對于新興事物,人們從陌生到熟悉再到接受,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要在短時間內在某種程度上完全接納還有一定難度。

另一方面,審計活動是依法進行的經濟監督活動,而區塊鏈技術在現行階段缺少相應的法律制度約束,要想將區塊鏈技術與聯網審計實現更緊密結合,少不了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做支撐。此外,區塊鏈技術賦能聯網審計,并倡導實現實時審計,極大節約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由此導致的區塊鏈聯網審計是否會完全替代審計人員,目前還是一個值得商討的問題。

結語

由此可見,區塊鏈技術賦能聯網審計發展機遇與風險并存。隨著科技進步與研究的深入,理論與實踐的進一步結合,區塊鏈技術會發展得更加完善。區塊鏈作為一種新時期數字技術,與聯網審計的創新結合將對審計領域產生重大影響。如何最大程度規避潛在風險,將二者實現效能最大化,是接下來審計人員需要探索的問題。期待區塊鏈技術成為審計信息化工作的下一個重大突破口。

Tags:區塊鏈DAO區塊鏈工程專業學什么區塊鏈存證怎么弄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DAO幣DAO價格

萊特幣價格
你需要關注的最佳代幣 TFT、SHIB、MATIC、DOT、DOGE_DOGE

SHIBShibaInuCoinMemeCoin席卷加密世界在加密貨幣的世界中,有很多選擇可供選擇。但最近幾個月,特別是一種硬幣引起了很多關注:SHIBShibaInuCoin.

1900/1/1 0:00:00
哪種加密貨幣將在2023年爆炸式增長?以太坊經典(ETC)?_以太坊

我們來看看這些加密貨幣中哪一種將在2023年爆炸。以太坊經典,以太坊PoW或世外桃源會成為2023年最好的加密投資嗎?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以太坊經典價格,以太坊PoW價格和神仙珊瑚島價格預測.

1900/1/1 0:00:00
改口了?馬斯克:盡管“星鏈”虧損,仍會免費為烏政府提供服務;還稱俄試圖將它摧毀_馬斯克

據環球網援引路透社報道,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16日表態稱,SpaceX將繼續為“星鏈”項目在烏克蘭提供的服務出資,而在此前一天,他剛宣稱已經無法再負擔這筆費用.

1900/1/1 0:00:00
數字貨幣是什么?和數字人民幣什么關系,為什么要大力發展_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是一種基于節點網絡和數字加密算法的虛擬貨幣,數字貨幣簡稱為DC,是英文“DigitalCurrency”的縮寫,是電子貨幣形式的替代貨幣。數字金幣和密碼貨幣都屬于數字貨幣.

1900/1/1 0:00:00
以太坊與以太坊經典哪個更好?_以太坊

以太坊與以太坊經典有什么區別?一些較新的加密貨幣投資者可能會被他們的名字誤導。然而,兩人的故事是加密行業中最具爭議的故事之一。在決定是否投資其中一種之前,您需要了解以太坊經典和以太坊有何不同.

1900/1/1 0:00:00
鏈上身份和數字人民幣是打開Web3落地中國的鑰匙_區塊鏈

從2017年開始,國內在區塊鏈的技術發展、聯盟鏈的建立和應用實踐探索等方面已經實現了初步發展,證明了國內發展Web3的技術實力和進步意愿。我們已經擁有了諸多BaaS解決方案和聯盟鏈服務.

1900/1/1 0:00:00
ads